安倍訪伊期間,日企油輪在荷姆茲海峽遇襲

2019/06/14


  6月13日,在中東荷姆茲海峽附近的阿曼灣,包括日本船舶在內的2艘油輪在遭到不明勢力的攻擊之後起火。荷姆茲海峽是向全球供應中東原油的海上運輸大動脈。在油輪遇襲的消息傳出後,原油行情迅速上漲了4%左右。中東地緣政治風險的提高,將加劇對世界經濟前景的不安。油輪中的1艘是日本海運公司國華産業運營的巴拿馬船籍「Kokuka Courageous」。日本時間上午11時45分前後,該船遭到攻擊。國華産業是三菱氣體化學出資50%的海運公司,該船運輸的是甲醇。

 

受到炮擊後起火的日企油輪「Kokuka Courageous」(Reuters)

   

  13日晚間,該公司在東京召開記者會時表示「(我們的船)遭到了炮擊」。據悉,當時船上沒有日本人,21名菲律賓籍船員已經完全逃生。

 

  日本國土交通省表示,仍未確定攻擊者是誰,是否針對日本也尚未查明。遭受攻擊的另一艘船是馬紹爾群島船籍的「Front Altair」。

 

遭受攻擊的另一艘船「Front Altair」(Reuters)

  

  在發生攻擊的荷姆茲海峽附近的海域,5月剛剛發生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油輪因「破壞行為」受損的事件。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指出,發動攻擊者「很可能是伊朗」。伊朗否認參與,緊張局勢升溫。


 

  川普政府認為,伊朗的威脅正在提高,已將核動力航母和戰略轟炸機派遣至波斯灣附近。在周邊海域,發生偶發性衝突的風險將加強。

 

  13日的攻擊發生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伊朗最高領導人何梅尼舉行會談的期間。安倍已指示相關省廳,進行資訊收集和確保船員安全萬無一失。

 

 

  荷姆茲海峽是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各國出口原油的大動脈,是全球消費國的交通要衝。對缺乏資源的日本來説,原油的8~9成依賴中東,經由荷姆茲海峽的運輸不可或缺。

 

  截至日本時間13日晚間,作為原油價格國際指標的紐約市場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原油期貨徘徊在每桶53美元左右,比12日收盤價上漲約4%。

 

  美國似乎將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上建議將油輪攻擊作為議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德黑蘭 岐部秀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