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摩擦向美印間蔓延
2019/06/21
動搖世界經濟的貿易摩擦已波及到美印之間。6月上旬,美國以印度市場沒有充分對外開放為由,停止實施關稅優惠政策,隨後印度立即啟動報復性措施。兩國雖然為牽制中國形成了合作關係,但圍繞印度購買俄羅斯武器而産生隔閡。6月24日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將歷訪包括印度在內亞洲各國,但能否借此緩和事態,目前尚不透明。
![]() |
美國政府對外宣稱計劃對印度籍技術人員限發簽證——路透社6月19日根據印度政府高官提供的證言報導稱,美國政府對外宣稱計劃大幅減少對高科技産業等領域工作的印度籍技術人員發放簽證。
如果真的實施,將是繼6月上旬美國決定將印度從「普遍優惠制(GSP,簡稱普惠制)」名單中刪除後,對印度的又一輪打擊。普惠制是指為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對發展中國家出口至美國的物品關稅實施部分免除的制度。
關於將印度從普惠制除名的理由,美國認為「印度對待外資無法提供合理的市場入口」,對此心存不滿。比如,印度嚴厲限制亞馬遜開展網購業務以及零售業務。印度為了保護國內的小規模零售業運營商,明令禁止亞馬遜等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採購大量商品,然後以低價直接售賣給消費者。美國還對強制本國企業將數據移管到印度國內等政策表示不滿。
一方面,印度政府則針對美國將其從普惠制中排除,在6月16日以從美國進口的蘋果和杏仁等28種商品為對象提高了關稅。
2018年美印之間的貿易總額為1420億美元,在過去5年裏增長了近50%。美方的貿易逆差一直徘徊在300億美元上下。
認為本國貿易逆差「不公平」的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3月將鋼鐵和鋁的關稅幾乎一律提高。歐盟(EU)等啟動了對抗措施,但當時印度沒有採取措施。不過,印度此次立即做出回應,啟動了報復性措施。
中美貿易摩擦因美國表示對從中國進口的幾乎所有品類(超過5000億美元)都列入加徵關稅對象範圍等,矛盾進一步激化。
鑒於這一動向,印度一家大型證券公司指出「市場對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波及到諸多國家感到了不安」。印度擔憂作為本國主力産業的製藥和IT等今後可能成為美國的攻擊目標。
「在某個時間點就合作關係,雙方必須在戰略上做出重要的決定」,美國國務院高官6月13日在國會作證時再次對印度購買俄羅斯生産的地對空導彈系統「S400」表示了擔憂。
該發言所考慮到的是當天在中亞國家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SCO)首腦會議。出席會議的印度總理莫迪與俄羅斯總統普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單獨會談,就強化雙方關係達成了一致。莫迪與普丁現場還相互擁抱致意。
對美國而言,印度是與日澳一起牽制中國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的關鍵。因此,如今卻讓印度被迫接近中俄,這並非良策。美國目前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最早將於6月25日與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會談。在28日起舉行的大阪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川普還有可能與莫迪會談。美方向印度施壓要求取消購買S400,但要想消除在貿易和安全兩方面出現的問題,並非易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馬場燃 新德里,鳳山太成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