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想在大學入學考試引入論述題,但沒成功

2019/12/19


  日本定於2020年度開始採用「大學入學共通考試」,針對在原定在該考試中引入國語和數學的論述題目,日本文部科學相萩生田光一12月17日宣佈,放棄在該年度引入。這是日本有50萬人參加的考試,圍繞論述題目評分的問題,從一開始就引發擔憂。此外,在大學入學共通考試中活用英語民間考試也遭遇挫折,日本大型考試的作用受到關注。

   

日本文部科學相萩生田(17日,文部科學省)

     

  萩生田針對擱置論述題目的理由解釋稱,「在評分失誤為零之前難以期待」、「在自我評估的一致率顯著改善之前很困難」等。他表示「希望以全新的狀態應對」,提出了包括中止引入論述題在內、重新加以討論的方針。

      

  日本現行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叫做「大學入學入試中心考試」,其將被「大學入學共通考試」取代。共通考試將僅以答題卡方式啟動。

        

  日本文部科學省2017年7月正式決定引入論述題,從一開始評分問題就一直被提出。在約20天內對50萬人規模的回答進行評分需要8千~1萬名評分人員,評分的失誤和偏差、評分人員品質令人擔憂。還有觀點表示難以進行自我估分,將給選擇要申請的學校造成影響。

  

2019年1月日本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考試(1月,東京大學)

     

  日本文部科學省一直試圖消除擔憂,例如減少國語解答的字數,數學改為僅書寫公式,簡化問題等。但來自朝野各黨的壓力加強,最終不得不在實施約1年之前放棄。

   

  日本文部科學省將在2019年內成立研討會議,針對論述題目的理想狀態再次展開討論。研究考試理論的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南風原朝和表示,「論述題目需要專業性高的評分人員以始終如一的原則評分,這樣才會發揮作用。本來就不適合有數十萬人參加的共通考試」,指出將來也應該放棄引入這種題型。

    


          

  鑒於放棄在共通考試中利用英語民間考試,在研討會議上,還將討論測試英語4項技能(聽、説、讀、寫)的新考試方法。

      

  在論述題的引入、英語民間考試的利用被納入共通考試的背後,存在一種問題意識,即為了應對社會的全球化,有必要提升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和英語傳播能力。

   

  在日本全國786所國公私立大學之中,在少子化加劇的背景下,不少學校因忙於吸引考生而並未打造考察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優質考試,這也是實情。

        

  始於1990年的現行「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考試」目的是考察在高中獲得的基礎性學力。大學配合自主的單獨考試判斷是否錄取,或用於鎖定「第二輪考試」的人數,但很多私立學校僅依靠「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考試」成績判斷是否錄取。

       

  萩生田在17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論述很重要。希望在大學的單獨選拔中積極加以利用」,呼籲各大學採取行動。另一方面,他還提出在共通考試之外、由考試中心編制論述題目、向大學提供這一選項。

      

  南風原名譽教授指出,「在統一考試中,應根據大學的需求,鎖定應共通考察的最小限度的因素是什麼」。共通考試應在整個大學入學考試之中發揮何種作用?應以何種形式考察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這都需要重新加以梳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