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樣應對新冠感染,重點明確
2020/02/18
日本為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對人的傷害,將焦點對準重症化風險較高的人。在日本國內,感染逐步擴大,另一方面,大部分為輕症。在徹底預防風險高的老年人等人群感染的同時,需要構建能儘早發現發病患者,進而優先給予治療的態勢。
日本為了避免有感冒症狀的人蜂擁而至醫療機構的事態,設置了電話諮詢中心。諮詢中心如果認為可能感染,將向患者介紹專業門診。設有專業門診的醫療機構名稱不對外公開。
![]() |
日本厚生勞動省於2月17日發佈了建議出現發熱等症狀的人向專業諮詢中心電話諮詢的大致標準。列舉了感冒症狀和37.5度以上發熱持續4天以上等症狀。由於老年人和存在固有疾病的人容易出現重症化,因此這類人群症狀持續2天左右便應諮詢。
作為容易重症化的人,除了老年人之外,還列舉了患有糖尿病、心力衰竭和呼吸系統疾患等固有疾病的人、透析患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和抗癌藥等治療的人。如症狀持續2天左右,即應致電諮詢中心。
在諮詢中心認為需要就診之際,將介紹設置有「歸國者及接觸者外來」門診的醫療機構。專業門診截至2月15日達到726個,日本厚生勞動省力爭擴充至與2009年新型流感流行時相同的約800個。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資訊,關於新型病毒導致的傳染病,除了發熱和喉嚨痛之外,提出咳嗽持續1周左右、具有強烈倦怠感的人很多,如果出現重症化,將發展為肺炎。老年人、患有糖尿病和呼吸系統疾患等基礎疾病的人的重症化風險更高。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認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1名感染者傳染的人數為1.4~2.5人,但佛羅里達大學和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等的團隊認為是3.8人左右。據稱2003年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為2~4人,而2009年的新型流感為1.4~1.6人。
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8成僅為比較輕的症狀,致死率世界整體上約為2%。由於目前並未全面掌握感染者人數,實際致死率被認為更低,日本北海道大學的西浦博教授提出在「0.3~0.6%」的看法。
為了防止風險較高的人被感染,院內感染的防止成為關鍵之一。非典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病毒通過醫療相關人士擴散。
![]() |
從此次的新型肺炎來看,中國武漢市的醫生以138名患者為對象進行的調查顯示,41%被懷疑屬於院內感染。而在日本國內,和歌山縣和神奈川縣也發生被懷疑院內感染的事例,醫療相關人士和患者的感染浮出水面。
此外,老年人設施的感染預防也很重要,沖繩縣立中部醫院的傳染病內科副部長高山義浩敲響警鐘稱,「有必要認識到,如果感染在有100名入住者的設施擴大,將有30人以上發病,數人死亡」。
還希望儘早發現高風險的患者,日本厚生勞動省擴充病毒檢測。不僅限於和中國的聯繫等,醫生綜合作出判斷,懷疑感染的情況也納入檢測範圍。
此次日本的檢測最初在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和地方衛生研究所進行,每天可進行1500人左右,但由於人員和試劑不足,未能滿負荷運轉。在推進體制完善的基礎上,請求企業和大學協助,目前已提高至逾3千人。
現階段沒有治療新型肺炎的特效藥,治療採取肺炎等的對症療法。有報告稱轉用愛滋病治療藥等,産生了效果,日本厚生勞動省將轉用藥的使用定位為臨床試驗,提供研究費用,以此避免讓患者個人承擔。
![]() |
日本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在2月17日的記者會上 |
具備旨在防止院內感染的設備等的感染症病床在日本全國範圍約有1800張。目前除了一部分地區之外,尚有剩餘,但日本厚生勞動省為應對感染者的激增,正在加快確保相關病床。該省負責人表示,「根據感染擴大的情況,有可能讓重症者優先入院,而輕症者在自己家養病」。
熟悉傳染病的東京醫科大學浜田篤郎教授強調:「厚生勞動省明確表示是‘感冒的一種’,大部分感染者僅為輕症」,指出為了專注於重症者的治療,「國家應更明確地提出輕症者的行為指南,以回應民眾的不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