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效倣美國設置傳染病專業指揮部

2020/02/25


     在日本,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感染擴大,專門負責傳染病對策的指揮部的欠缺作為課題浮出水面。在美國,根據匯聚專家的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分析,第一時間以中國全境為對象,採取了建議請勿前往等措施。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將在防止疫情擴大有一定頭緒後,啟動討論加強包括新組織在內的體制。

   

     日本政府16日在首相官邸召開了討論新型肺炎對策的專家會議的首次會議。這是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的要求下緊急設置的。

  

     這次專家會議的「座長」由國立傳染病研究所所長脅田隆字擔任,由活躍在第一線的約日本13名傳染病專家構成。雖然政府聽取防止日本國內感染擴大的舉措等,但歸根結底屬於臨時性質的組織。

   

 

      關於應對新型肺炎,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擔任本部長的對策本部發出指示,作為專業機構的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厚生勞動省和內閣官房下屬的「新型流感等對策室」等負責實際工作。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2月6日向首相官邸提出了傳染病對策。要求設置承擔以下3項任務的新組織,即(1)國際傳染病發生動向的監視和資訊收集;(2)專家評估風險;(3)對各省廳發出指揮命令。

   

     日本的樣本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全年預算約為8千億日元,職員約為1萬4千人,在應對傳染病方面被視為「世界最強」。在世界各地設置辦事處,匯聚流行病學和病理學等方面的專家,迅速掌握新傳染病的狀況。該機構成為美國應對傳染病的指揮部,全面負責資訊的收集與發佈、感染擴大防止舉措。

   

      在應對此次的新型肺炎之際,美國政府也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資訊,在1月30日就針對中國全境將旅行警告調整為4個級別中最高的「請勿前往」。美國反應迅速,中國方面甚至指出美國第一個宣佈對中國公民入境採取全面限制措施,不斷製造和散播恐慌,但其他國家出現了追隨美國的趨勢。歐洲也設有歐盟(EU)專業機構——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鑒於2003年"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感染擴大,設立了效倣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組織。

   


   

      日本的國立傳染病研究所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等相比,在預算和人員方面處於劣勢。根據2020年度預算,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預算約為65億日元,研究人員為308人,最近10年均持平。在應對新型肺炎之際負責大量的病毒檢測,目前難以要求其發揮包括資訊發佈在內的指揮部功能。

   

日本首相安倍2月23日在感染症對策本部的會議上(首相官邸)

 

      有觀點指出,與美歐相比,日本的傳染病對策的體制建設落後,原因之一是長期以來,資訊收集和風險評估都依賴世界衛生組織(WHO)。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來自衣索比亞,而中國對衣索比亞提供了很大的援助,被認為與中國的關係密切。1月30日宣佈疫情構成突發事件,但呼籲並不建議限制人員流動和貿易。有觀點指出在初期應對上,日本比其他國家行動遲緩。

   

      保護本國國民安全的與傳染病的戰鬥可以説是國家安全保障的重要課題。日本政府在應對新型肺炎方面,採取了罕見的入境限制等舉措,但日本國內相繼出現渠道不明的感染,要求加強體制的聲音有可能加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