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護照設計與顏色裏的奧秘
2020/04/26
在世界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作為外國人出入境和逗留的條件,都要求隨身攜帶和出示護照。可以説,護照是在世界範圍內通用的身份證。自2020年2月起,日本開始發放新版護照,將葛飾北齋的浮世繪「富岳三十六景」印刷在加蓋出入境章的簽證頁。其他國家都採用了哪些顏色和設計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調查了世界各國和地區的護照狀況。
![]() |
簽證頁採用葛飾北齋的浮世繪「富岳三十六景」設計的日本新版護照的效果圖(日本外務省提供) |
老鷹、獅子、駝鹿
日本面向一般民眾的護照有2種,封面分別為紅色和深藍。有效期限存在差異,紅色為10年,而深藍為5年。使用期間越長,加蓋出入境章的簽證頁越多,因此紅色護照的頁數更多。20歲以下的日本人只能取得深藍護照,而20歲以上可任選其中一種。
日本護照的封面印有菊花圖案。在國際上,具有在護照封面上印刷國徽和紋章的慣例。日本沒有法律規定的國徽,因此菊花作為日本有代表性的花而入選。在沒有國徽的國家中,美國選擇老鷹,英國選擇象徵英國王室的紋章的獅子,選擇象徵國家的紋章的例子很多。
![]() |
瑞士的護照採用直接借用國旗形象的設計(出自護照指數) |
有時簽證頁也體現出各國特色。挪威的護照設計採用了屬於旅遊勝地的峽灣(fjord)等景觀。芬蘭則在各頁之下印刷了駝鹿,如果連續翻頁,猶如「快翻漫畫書」一樣,能看到駝鹿行走的樣子。日本此次採用了富岳三十六景。如果能看看別國人的護照,或許也可以了解對方國的印象。
首相使用的是褐色
除了紅色和深藍護照以外,日本其實還有另幾類護照。封面標有「OFFICIAL PASSPORT」的是綠色的因公護照。在國會議員、一部分公務員和青年海外協力隊的參與者等因公務而赴海外之際使用。另外,封面印有「DIPLOMATIC PASSPORT」的褐色護照是首相、閣僚和外交官等人使用的外交護照。
除此以外,還有出於因家屬在海外被捲入事故而必須緊急出境等人道主義方面理由而發放的深藍色的緊急護照。日本外務省領事局表示「除了護照之外,還有白色的‘用於回國的入境書’」。這是護照丟失之際僅用於回國的單程入境書。
調查各國的代表性護照,封面的顏色主要分為4種顏色。加拿大的金融諮詢公司阿爾頓資本(Arton Capital) 發佈的「護照指數(Passport Index)」顯示,按數量多少排序,依次是包括深藍在內的藍色、紅色、綠色和黑色。如果在世界地圖上塗滿顏色,各地區使用的護照顏色的分佈將一目了然。
紅色的歐盟,而英國將改為藍色
與日本的10年護照同樣使用紅色的國家和地區多位於歐洲、歐亞大陸和亞洲。
在歐洲的54個國家中,39國的護照封面為紅色。歐盟(EU)成員國大部分選擇紅色。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登報導稱「護照體現國家的主權,使護照顏色變得相同,成為協調性的證據」。
![]() |
此前一直使用紅色的英國2月宣佈隨著退出歐盟,將時隔約30年恢復藍色護照。英國內政大臣帕特爾(Priti Sushil Patel)強調稱「英國的護照將再次和我國的認同感聯繫起來」。
中國的護照和國旗都採用紅色。在中國,紅色是吉利的顏色,在喜慶等場合被廣泛使用。同時還是中國共産黨的標誌性顏色。
綠色的非洲
在4種顏色之中,使用藍色最多的國家多位於北美和中南美,而在非洲和大洋洲也很突出。印度、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是藍色。在南美洲,秘魯和智利等太平洋一側國家以外多為紅色。另一方面,從世界範圍來看,亞洲圈的藍色較少。
目前的美國護照為藍色,但美國一直頻繁改變護照封面的顏色。截至1941年曾是紅色。1941年改為綠色,1976年作為建國200週年紀念的一環,將綠色改為藍色。南韓現在是綠色,但將於2020年開始發放的新版護照將改為藍色。
較多使用綠色的是非洲。綠、紅、黑和綠、紅、黃被稱為「泛非洲色彩」,作為體現非洲各國的獨立和團結的顏色,用於國旗的國家很多。綠色是體現農業、大地和非洲的豐富自然的色彩。作為象徵國家的顏色,在護照上採用綠色的例子似乎很多。在亞洲,台灣等8個國家和地區為綠色。據稱在一部分國家,宗教也影響顏色的選擇。採用綠色的國家多位於伊斯蘭圈。綠色是「先知穆罕默德喜歡的顏色」,在伊斯蘭教屬於重要顏色。
使用黑色護照的國家和地區很少。只有紐西蘭、巴勒斯坦和塔吉克等國。
通過更新設計防偽
關於護照的設計和顏色,各國都會進行改變。日本過去也曾在封面上使用濃綠。自2月開始發放的新版護照在簽證頁採用了葛飾北齋的浮世繪「富岳三十六景」。簽證頁採用雙聯頁,全部頁均為不同的圖案,設計精緻。日本外務省領事局表示,「在更改護照的設計時,為了防止混亂,將提前通知各國的入境管理局」。
如果考慮到入境審查和通知海關,更換護照非常麻煩。那為何還要更換呢?日本政府將在2024年度之前改變1萬日元紙幣、5千日元紙幣和1千日元紙幣的設計。護照也是同樣的道理。紙幣和護照都面臨與偽造的鬥爭。在富岳三十六景的背後,隱藏著對抗日新月異的偽造技術的戰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堀萬梨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