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緊急經濟對策:收入減家庭最多發2萬元現金
2020/03/26
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的緊急經濟對策,日本政府開始研究最早5月向收入大幅減少的家庭發放現金。有方案是向符合條件的每個家庭發放20萬~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9萬~1.93萬元)。還將通過發放折扣券和商品券來扶持營業額銳減的餐飲業和旅遊業。經濟對策的實施規模將超過56萬億日元,相當於日本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的一成。
在世界各國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等作為新冠疫情的經濟對策,準備實施相當於GDP一成的財政刺激政策,日本也將保持統一步調。日本的方針是,實施規模超過雷曼危機後的56.8萬億日元,達到歷史新高。
![]() |
其他國家大都是先公佈總的實施規模,日本先把目標值公佈出來較為罕見。因為日本一向是把各單項政策累加起來,公佈加起來之後的總規模。此次是看到新冠疫情造成股價下跌,希望能減輕市場的動盪。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下達指示,最早在2020年度預算案成立的3月27日就編制經濟對策。作為輔助手段的補正預算案最早4月上旬在內閣會議上做出決定,預計在4月下旬成立,5月開始發放。實施規模除國家的直接支出外,還包括隨著融資而提供的金融機構貸款等。
![]() |
安倍晉三走入日本首相官邸(3月25日) |
現金的發放機制將在今後敲定。是否由於新冠疫情擴大而導致收入減少,判斷起來還存在一定難度。
制度設計的焦點是以收入下降多少的家庭為對象,以及是否設定收入限制。如何應對自由職業者等收入不易掌握的人員也是一個課題。
日本的家庭數量約5300萬個,將探討設定一個收入標準,把發放對象縮小到約1000萬個家庭。
發放方式將參考發放緊急小額資金的制度。該制度是只要向自治體的社會福祉協議會提出申請,就把現金存入個人帳戶。
緊急小額資金制度分發給全體日本國民的總額達到2萬億日元。但大都變成了存款,缺乏對消費的支撐效果,日本政府將對此進行反省。
為確保就業,日本將擴充「雇用調整助成金」,支付對象是通過讓員工休息等來維持就業的企業。重點考慮的方案是,針對中小企業把資助率從相當於工資總額的三分之二提高到五分之四。並考慮如果不解僱員工,把資助率調到9成。
另外還將放寬資助條件,使得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入職的員工等剛就業的人也能作為資助對象,目的是避免各企業取消招聘。
在扶持餐飲業和旅遊業方面,日本將建立國家補貼制度,為消費者在外就餐或旅遊等資助部分費用。
日本政府在2019年底制定26萬億日元規模的經濟對策,以公共事業為中心,尚未開始執行。如今作為緊急對應措施,將一些未執行部分用作新冠疫情對策。在此基礎上,今後將再編制超過30萬億日元的對策費用。
其他國家當中,美國推出的經濟刺激方案為2萬億美元,佔到GDP的9.3%。德國則擱置了財政健全化路線,追加1500億歐元預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