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安倍也很難推動日本新冠檢測?

2020/04/15


  距離日本國內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已經過去近3個月時間,首相官邸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危機,而以專業知識為後盾的厚生勞動省成為了阻礙的構造很顯著。日本政府內部的步調不統一很可能導致疫情應對愈發滯後。

  

接受媒體採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10日,首相官邸)

 

  4月上旬某天,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與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和經濟財政與再生相西村康稔的磋商中表露出不滿:「為什麼PCR檢測數量沒有增加?」同席的厚生勞動省的「醫係技官」並未給出明確的回答。在日本,厚生勞動省的「醫係技官」是指擁有醫生資格,使用專業知識在保健醫療領域制定支柱的技術係行政官員。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檢測對象必須要滿足發燒37.5度以上並持續4天等標準。在各國的檢測人數不斷增加的背景下,這種應對措施顯得有些另類。

 

  在厚生勞動省,提供理論性支援的是擁有醫生執照的「醫係技官」等人。他們以科學依據和專業知識來制定政策方案。關係到國民生命和健康的技官等職務與政治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政治對「醫係技官」人事的介入也比較有限。2017年新設的次官級別的「醫務技監」職務,由鈴木康裕擔任了近3年。

 

  在此次的危機應對中,「醫係技官」等人的獨立性造成行動遲緩。並未儘快根據嚴重程度區分患者、增加檢測人數,而是優先了「擔憂醫療系統崩潰」(輕症住院患者持續增加,導致無法應對重症患者)的一貫立場。

 

  「檢測結果存在誤差,就算是陽性也有8成的人是無症狀和輕症患者」,日本厚生勞動省基於這一見解採取的應對措施招致了海外的批評。43日,美國駐日本大使館稱,「(日本)難以準確掌握患者的比例」,呼籲美國公民回國。

 

  關於「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乘客觀察期限,「醫係技官」的解釋也反反覆復。最初為14天,後來又變成10天或12.5天。「這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見解」,對於「醫係技官」大坪寬子審議官的解釋,安倍似乎抱有不滿。

 

  首相官邸期待的治療藥物也是一樣。


 

  對於製藥企業「富士底片富山化學」開發的新型流感藥「法匹拉韋」(商品名:Avigan)」,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2月時向厚生勞動省做出指示,要求「儘快完成審批手續」。

 

  雖然厚生勞動省已經著手推進審批手續,但是提交給官邸的報告都是不太好的消息。「既然你們説對重症患者無效,為什麼還要從重症患者開始」,面對安倍的質疑,厚生勞動省給出的回答是「在醫學上都是從重症患者開始」。

 

  安倍使用了厚生勞動省以外的途徑。「為了減少全球人們的不安,治療藥是最為重要的」,在316日晚舉行的G7首腦視頻會議上,安倍在全球關注的東京奧運會的話題之前,最先提及了新冠肺炎的治療藥。

 

  日本的緊急經濟對策中還寫入了向海外提供法匹拉韋的內容。日本將向超過50個國家無償提供法匹拉韋。作為回報,日本將獲得用藥數據。此舉意在推動法匹拉韋獲得審批。

 

  在此期間,日本厚生勞動省也表現消極。4月上旬,安倍向鈴木「醫務技監」詢問法匹拉韋的審批時間。鈴木僅回答,「審批需要一些時間」。據稱,一篇給患者使用與法匹拉韋相同成分藥物並確認有效的中國論文在4月被撤回。

 

  一開始在「醫係技官」之間,就有聲音擔心法匹拉韋存在影響胎兒發育等副作用。1970年代到1980年代的藥害愛滋事件給「醫係技官」留下了痛苦的記憶。當時負責的官員被問責,在2008年被判有罪。日本厚生勞動省的一名前官員表示,「這些人被批評不作為,但政治家不了解藥物副作用對健康損害的可怕之處」。

 

  關於線上診療,首相官邸與厚生勞動省的分歧也很明顯。日本政府的規制改革推進會議從3月下旬開始主張:「即使是沒有就診過的患者也能從初診開始接受線上診療」,向厚生勞動省施加壓力。

 

  「無法允許全面解禁」,直到厚生勞動省決定限期向初診患者放開線上診療的前一刻,「醫係技官」一直在反對。原因是線上診療獲得的信息有限,並且存在漏掉重症化跡象,産生誤診的風險。

 

  「醫係技官」等還有日本醫師會作為後盾。43日,橫倉義武會長向安倍表達了反對全面解禁的立場。對於疑似感染患者的當面診療,厚生勞動省顧忌醫師會,提高了醫生的診療報酬。

 

  一邊是曾有過痛苦經歷的厚生勞動省,一邊是力爭跨越危機的政府。在兩者之間,還有對厚生勞動行政抱有影響力的醫師會的存在。在史無前例的危機之下,三方的步調依然未能統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