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靠外國人彌補人手短缺的局面在加深

2020/04/15


       日本總務省414日公佈的截至2019101日的人口推算數據顯示,外國人的入境人數減去出境人數所得的「社會增加」首次超過20萬人。這一數字比4年前翻了一倍。外國人作為彌補人日本人手短缺情況的階層,重要性不斷增加。但是最近受新冠疫情影響,流入速度踩下煞車。瞄準疫情後外國人的流入,完善生活環境等支援措施成為課題。

 

       外國人的「社會增加」已經持續了7年。增幅逐年擴大,包括自然增減在內的外國人口達243.6萬人,創歷史最高。其中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207萬人,佔85%20~39歲的人口有130萬人,佔到一半以上。

 

       日本人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增加30萬人,達3573萬人,接近總人口的3成。另一方面,勞動年齡人口減少57萬人,減至7300萬人。依靠外國人的增加來彌補勞動力減少的局面更加深刻。

 

 

       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10月外國勞動者人數為165.9萬人,較上年增加約19.8萬人,創歷史最高。按行業來看,製造業最多,佔29%,其次是批發零售業,佔13%。從國籍來看,中國人最多,有42萬人,越南人也較多,達到40萬人。

 

       技能實習生對外國勞動者人數增長起到拉動作用,共有38.4萬人,增加了25%。日本全國鐵筋工事業協會2019年接納了119名越南人,比上年增加14%。該協會表示,「日本勞動者減少,接納的外國勞動者逐年增加」。

 

正在工作的技能實習生

 

       大型護理企業TSUKUI2019年度接納了36名越南人。現在面臨著如果不依靠外國人、看護一線人手就不夠的現實。該公司表示,「人口老齡化的德國等也在接納外國人,競爭十分激烈」。

 


 

       在2010年起的7年裏,德國的外國人口增加了約400萬人,包括流入的敘利亞難民在內。英國也增加了約160萬人。預計德國和英國2020年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中的比例均將超過日本。

 

       日本20194月為了敞開門戶,新設了上限為5年的在留資格「特定技能」。大部分技能實習生3年就需要回國,而新的在留資格延長了外國人學習技能的期限,可以在日本工作更長時間。

 

       日本政府提出5年接納35萬名具備特定技能資格的外國勞動者,但是截至2019年底僅接納了約1600人。對特定技能外國人需提供日本人同等或以上水準的薪酬待遇,有行業團體表示「能夠提供這種待遇的企業和不能提供的企業兩極分化」。

 

       外國人在日本工作一般面臨著語言障礙,完善讓外國人安心生活的醫療、教育環境等諸多政策性課題也很多。在全球性人才的爭奪中,要想保持「被選中的國家」的位置,日本政府和民間都需要努力。

 

       當前新冠疫情也産生了影響。據日本農林水産省的消息,目前在農業領域有1900名技能實習生無法按計劃抵達日本。這些技能實習生來自多個國家,中國人有1240名,人數最多,還有280名越南人、140名緬甸人。

 

       在盛産高原蔬菜的長野縣,3月中旬實施的調查顯示,440名技能實習生的入境計劃受挫。往年都是從開始播種等農業活動的2~3月接納實習生。還有聲音擔心,人手短缺會對生産産生影響。在日本全國,漁業和水産加工行業也至少有300名實習生無法按計劃入境。

 

       目前受疫情影響,幾乎全球的跨境人員流動都處於停滯狀態。今後,如果限制入境的措施繼續延長,在人手本就不足的日本,受到嚴重影響的行業可能出現擴大。可以説再次暴露出日本依靠外國人來彌補勞動力短缺格局的脆弱性。未來如何完善吸引外國人的勞動環境、繼續採取不依賴人手的省力化投資等措施來提高生産效率也是一項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