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70年,看看南北的差距
2020/06/28
6月25日,爆發於1950年的朝鮮戰爭迎來70年。冷戰後,朝韓經濟差距明顯拉開,但朝鮮仍向南韓多次實施局部武力挑釁。這些舉動旨在改變對美談判局面和加強內部統治。眼下,因南韓的「脫北者」團體散發傳單而再次引發的緊張局勢也被認為是朝鮮為尋找突破口來打開膠著局面的行動的一環。
![]() |
2018年4月舉行首腦會談後趨於緩和的朝韓緊張局勢再次升溫(兩國首腦參加聯合記者會,REUTERS) |
南韓總統文在寅在6月25日晚該國政府舉行的儀式上表示「南韓的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朝鮮的50倍,體制競爭已結束。為了結束世界史上最悲慘的戰爭,希望朝鮮也能大膽邁出步伐」。
朝韓的經濟實力在70年代以南韓朴正熙政府時代的高度經濟成長「漢江奇蹟」為契機被拉開差距。兩國的每人平均GDP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時相差6倍,到了2018年擴大到48倍。
![]() |
最近朝鮮對南韓發起的挑釁,是2017年5月文在寅政權上台以來首次。與過去的情況一樣,也是在外交陷入僵局的情況下發生。
朝鮮2017年發射洲際彈道導彈(ICBM)後,聯合國對其實施長期經濟制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來自朝鮮最大貿易國中國的物流停止。甚至在朝鮮勞動黨幹部居住的首都平壤,民眾的生活也陷入窘迫狀態。
6月23日,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決定「暫緩實施」軍方宣佈的對韓報復行動。24日,勞動黨副委員長金英哲立即不失時機地發表講話,威脅稱將根據南韓的態度「重新考慮」是否暫緩行動。
專家認為,朝鮮領導層的目標是解除聯合國的制裁,對美戰略會考慮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其中隱藏著朝鮮首先軟硬兼施地動搖南韓,為了創造對自己有利的談判環境而行動的想法。
1989年美蘇會談時美國時任總統布希和蘇聯共産黨總書記高爾巴喬夫宣佈東西方冷戰結束。但朝鮮半島後來卻一直維持著冷戰格局。
朝鮮在冷戰後正式開始研發核武器。同時共向南韓發起了4次重要的武力挑釁,每次都在時間上與力圖和美國及周邊國家對話來擺脫孤立局面的時期重疊。
南韓金大中政權時代發生的兩次延坪海戰,其背景都是陷入僵局的美朝關係。
1999年發生第一次延坪海戰時,美國的柯林頓政權進行了對朝政策調整。2002年發生第二次延坪海戰前,美國布希總統點名指責朝鮮是「邪惡軸心」。金正日總書記在事件後展開積極外交,2002年還實現了首次日朝首腦會談。
2009年上台的歐巴馬政權對反覆進行核子試驗和導彈發射的朝鮮未予以關注。2010年南韓「天安號」警戒艦沉沒和延坪島炮擊都在這種美朝關係下發生的。朝鮮內部也存在隨著上年實施的「幣值單位縮小」改革而使混亂擴大的局面。
南韓「天安號」沉沒事件後,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訪華,表達了重啟六方會談的願望。不過,當時南韓的李明博政權對否認參與該事件的朝鮮發動了制裁,並與美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進一步對朝鮮施壓。
歐巴馬政權到最後也未放棄對朝鮮的「戰略性忍耐」,但對朝政策並未如願。金正日於2011年去世,朝鮮最高領導人的座椅傳給了金正恩。
不過,朝鮮並未改變以核武器相威脅、希望與美國展開對話的姿態。朝鮮外務省6月25日在朝鮮戰爭70年之際,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朝鮮半島南北分裂的責任在於美國的敵視朝鮮政策,主張「以核武器對抗核武器。保衛國家的強大戰爭震懾力是必不可少的戰略性選擇」,拒絕無核化。
美國總統川普在6月25日南韓政府舉行的朝鮮戰爭70年紀念活動上通過視頻發表致辭。他並未提及與朝鮮的談判,只是表示「向為了阻止共産主義而勇敢戰鬥的南韓全國人民表達感謝和敬意」。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恩地洋介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