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大政府」支出10年將增10萬億

2020/11/09


    在美國總統大選中,11月7日拜登(77歲)表示自己贏得了勝利。如果拜登成為美國總統,拜登體制尋求借助4年2萬億美元這一鉅額投資計劃來提振經濟,另一方面,有可能啟動對巨大IT企業和金融機構的限制強化。

  

    在下一任總統任期,提振因新型冠狀疫情而大幅惡化的美國經濟成為最大課題。與積極推進大規模減稅和限制放寬的川普政權不同,拜登體制將明確力爭打造「大政府」,即對富裕階層和企業增稅,同時通過基礎設施投資等政策增加就業。

    

     拜登的投資計劃規模巨大,承諾推進4年裏向可再生能源和公共基礎設施投入2萬億美元這一史無前例的鉅額投資。有估算認為,如果加上社會保障給付的增加等,財政支出增加額在10年裏達到10萬億美元規模。能否實行取決於眾參兩院的合作體制,但「Bidenomics(拜登經濟學)」的財政支出增加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GDP)的約5%,有可能將2022年的經濟增長率提高近3%。

   

  

     規劃如此巨大的財政支出增加,除了戰時之外,將是大蕭條時的193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以來首次。新冠病毒危機導致美國失業率4月上升至14%左右。據稱美國經濟面臨大蕭條以來最大危機,拜登陣營與此前作為競爭對手的參議院議員桑德斯的政策制定人員一起,不斷以羅斯福新政作為模型進行研究。

    

     拜登還承諾改變戰後最嚴重的收入差距。新型冠狀病毒對低收入階層造成直接打擊,僅3月份,年收入4萬美元以下的家庭就有4成失去工作。為了在中低收入階層的醫療費和教育費方面提供支援,要求對企業和富裕階層增稅。據稱拜登的增稅方案在10年裏達超過4萬億美元,接近在稅制改革的規模上僅為1.5萬億美元的「川普減稅」的3倍。稅制是眾參兩院的專權事項,拜登方案難以完全實現,但根據對股票交易徵稅強化等制度設計,對市場交易難免産生影響。

    

      在選戰最後階段,美國國會出現了加強對巨大IT企業監管的言論。民主黨甚至考慮分拆Facebook和谷歌等的業務。拜登沒有提及巨大IT企業的分拆,但立場是支援通過《反托拉斯法》(反壟斷法)加強監管。而共和黨反對IT企業的分拆言論,監管強化的走向將取決於眾參兩院的勢力格局。

    


   

     拜登在選舉中佔據有利地位。不僅是要求消除貧富差距的中低收入階層,連華爾街也支援拜登。來自證券和投資行業的捐款額達到7400萬美元,是川普的4倍以上。川普一直通過大規模減稅等推高股價,但經濟界不喜歡川普的難以預測的政策運作,而且青睞經驗豐富的拜登帶來的穩定體制。

    

      雖然歐巴馬前政府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中發揮了主導作用,但在拜登體制下重新加入協定並非易事。民主黨在8月通過的政策綱領中明確提出,「在為提高美國的競爭力進行投資之前,不會為新的貿易協定展開談判」。拜登提倡政府採購時優先購買美國産品的「買美國貨」(Buy American)」。當前將致力於美國國內産業的振興。

 

拜登資料圖(Reuters)

   

       拜登對動搖國際經濟的川普政府的懲罰性關稅政策持否定態度,稱其「手段老套」,可能會對部分政策進行調整。但關於川普政府針對中國採取的強硬措施,議會民主黨也支援這種做法,拜登很難作出讓步。拜登與川普一樣,指責中國的外匯政策和産業補助措施不公平,可能不會立即無條件下調懲罰性關稅。

    

      不過,拜登所處的立場需要其重視國際合作。他承諾美國將重新加入應對全球變暖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氣候變化措施將對美國致力於加強全球性合作起到積極作用。圍繞國際社會之間的經濟政策,在徵收數位稅和競爭政策上,美國明顯處於孤立狀態,因此拜登能把國際輿論引導到什麼方向,這方面的實力將受到考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河浪武史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