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雷默:新冠是促使世界改革的「適度」危機
2020/07/01
伊恩·佈雷默:回顧不得不與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大流行戰鬥的最近幾個月,感覺很不容易。但是,此次的新冠危機在推動世界變革這個意義上,實際上也許是「必要的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構建的世界秩序處於崩潰狀態。據筆者所知,國際合作處於最糟糕的情況。對大多數人而言,資本主義沒有發揮功能,這清楚地體現在貧富差距的擴大上。議會制民主主義也如出一轍。政治的實權正在被特權集團掌握,政府未能充分應對社會和需求的變化。社會的安全網並不完善,無法為需要的人提供充分的時間和適當的安心感。
![]() |
一名男子在接受新冠檢測(資料圖,4月,辛巴威首都哈拉雷,reuters) |
新冠危機是迅猛且多方面的,是事態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特殊類型的危機,正在對基本處於崩潰狀態的政治世界裏的一切因素産生影響。
的確,近年來導致世界處於緊要關頭的危機很多,例如2001年的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9年H1N1型流感等。不過,這些危機並不足以推動世界變革。經過911事件,世界變得團結起來,但之後恐襲仍多次發生。金融危機使銀行和相關領域陷入嚴重的困境,但沒有讓世界改變對貧富差距的看法。金融危機後發生了提出「佔領華爾街」的抗議運動,受到關注,但在數個月後平息。
還有觀點指出,由於2009年H1N1型流感疫情時危險性被誇大等原因,此次出現了輕視新冠病毒危險性的事態。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新冠構成「全球大流行」花費了多長時間。
新冠可能與此前的危機有所不同。因為新冠是一個重大問題,足以引發人們對社會和制度改革理想狀態的深入思考,但並不會威脅人類的存續。儘管如此,新冠正在對此前幾乎沒有進展的貧富差距、社會安全網、醫療與國際合作等重要政治問題産生顯著影響。對世界各國來説這是共同的威脅,使人們的意識集中於新冠問題這一點。
新冠帶來的共同威脅將成為世界啟動基於科學的合作的契機。如果各國攜手以可持續的方法開發疫苗,並且惠及所有人,或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成果。
至少在美國,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的混亂有可能成為一種推動力,推進應對社會需求的政治。如果設計出比衡量生活品質更好的國內生産總值(GDP)計算標準,把利用網際網路來承接單次工作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等包括在內,將能掌握21世紀人們生活的實際情況。政府保障所有人最低限度收入水準的「全民基本收入 (Universal Basic Income)」等制度甚至也有可能問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