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彈拖延日本放寬入境進程

2020/11/27


      隨著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再次反彈,日本重啟與國外往來的計劃陷入停滯。此前日本政府曾探討允許滯留時間不超過72小時的商務人士入境,這一措施被暫時擱置。中日兩國已就重啟商務往來達成協定,但也比原先設想的時間有所推後。日本政府擔心會對經濟活動産生影響。

     

日本關西國際機場的國際達到口(kyodo)

     

      日本首相菅義偉11月21日以線上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表示「將盡一切努力來恢復經濟及重啟人員往來」。

  

      在11月20日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相關活動中,菅義偉也表明「日本將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重啟國際性經濟活動」。

  

      自5月份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後,日本政府一直在階段性地放寬與外國的出入境限制。

  

      日本從9月起允許持有3月以上中長期在留資格的外國人重新入境。10月起不再局限於重新入境,把允許對象擴大到新入境人員。

  

     日本還對商務目的的短期滯留者放寬了出入境限制。

  

      日本政府還出台了被稱為「商務通道(Business track)」的框架。內容是,以新冠疫情已經平息的國家和地區為對象,只要提供陰性證明和記載有在入境國移動軌跡的行動計劃,在入境對象國和返回日本時可免除在家中等處進行待機觀察。

     

  

      日本政府自6月以後與中國大陸、台灣、泰國、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和地區分別展開談判。其中9月與新加坡、10月與南韓、11月與越南重啟了相互往來。

  


      作為進一步放寬措施,日本政府探討了允許滯留時間不超過72小時的商務人士入境的方案。以提供陰性證明和行動計劃為條件,免除入境後為期2周的待機觀察。

  

      設想對象原本還包括疫情狀況惡化、尚未進行「商務通道」談判的美國、歐洲還有印度。

  

      不過,出乎預料的是日本國內外疫情的急劇反彈。美國的疫情蔓延至全境,每天的新增感染者連日超過15萬人。歐洲的情況也很嚴峻,德國、英國被迫實施外出和餐飲店經營限制。

  

      針對這一狀況,日本政府擱置了滯留時間不超過72小時的商務人士的入境放寬計劃。日本國內的單日新增感染人數也在11月18日首次突破2000人。日本政府認為,如果急於重啟國際往來,很容易加劇日本國內疫情的蔓延,因此做出了上述判斷。

  

      日本與各國的「商務通道」談判也受到影響。

   

      中日兩國原本以10月份達成協定為目標展開協調,但直到11月24日才終於就11月內重啟商務往來達成一致。中國也接連出現本土感染疫情。日本政府高官表示「日中雙方均對儘早重啟有過顧慮」。

  

      實際上,商務目的的往來還談不上活躍。根據日本法務省的統計,11月16~22日從國外進入日本的人員為1萬1763人。其中留學生(約5000人)和技能實習生(約3600人)等持有中長期居留資格的入境者佔到一大半,包括利用商務通道在內的短期滯留只有618人。

  

      如果重啟與國外往來的計劃停滯,很容易打亂日本菅義偉政權的經濟重啟計劃。最擔心的還是怕影響已經延期到2021年夏季的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

  


      日本首相菅義偉和國際奧會(IOC)主席巴赫在11月16日進行會談,確認在接待包括外國人在內的觀眾方面進行合作。東京奧組委已經向海外出售了近100萬張門票。巴赫在會談後表示「可以確信能讓觀眾進入體育場」。

    

      日本政府將密切關注國內外的疫情發展狀況,在2021年春季之前決定是否接待觀眾。如果疫情持續蔓延,取消赴日的外國人將會增加,此前期待的經濟效果恐將落空。日本國內也擔心感染風險,對接待外國觀眾持慎重態度的意見可能會佔上風。

   

      如何兼顧疫情防控和安全舉辦奧運會?日本政府將加緊研究對策,包括只接待持有奧運會觀賽門票的外國人、在入境前和入境時嚴格進行病毒檢測等。還將研究如何管理外國人在日本逗留期間的活動、如何降低感染風險等細節。

  

      日本政府內部還出現了希望儘早研發新冠疫苗的聲音。美國新興藥企Moderna和大型藥企輝瑞正在研發的疫苗均具有超過90%的有效性。菅義偉表示「將在明年上半年之前確保可用於全體(日本)國民的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