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勞務輸出國的年輕人減少

2021/09/13


  今年5月,越南製鞋企業Taekwang Vina Industrial的招聘負責人在距離總部300多公里的中部村莊四處尋找工人。這家企業向當地少數民族居民提出了包吃包住的招工條件,但仍招不滿名額。

  

  雖然目前印度型(德爾塔型)新冠病毒的流行導致越南經濟活動停滯,但地方上的工業園區不斷擴大,城市地區為確保勞動力而頭疼的局面並未改變。

        

     

  一家向日本輸送技能實習生的仲介企業的男員工感嘆:「幾年前應聘人數是招聘名額的3倍,最近2倍都很勉強」。他説:「也許5年內出國打工的人會開始減少」。

     

  外國勞動者為歐美經濟做出貢獻

    

  勞動者從農村來到城市,以低工資支撐經濟發展。最終會因為工資上漲和勞動者減少,導致經濟增長停止。這是英國經濟學家亞瑟·路易斯提出的被稱為「路易斯轉折點」的現象。   

        

  在已開發國家,人口增長放緩之後,移民為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聯合國的統計顯示,2020年全球的移民人數為2.81億人,達到20年前的1.6倍。在美國,移民對20世紀90年代的IT革命起到支撐作用。

       

  新冠疫情下各國紛紛封鎖邊境,由此暴露出對外國勞動者的依賴。

      

  英國為了「趕走移民,奪回主權」,在2020年底脫離歐盟(EU)。限制移民加上疫情,導致英國人手不足。新冠疫情前,英國12%的大型卡車司機來自歐盟國家。按照新標準,大型卡車司機不屬於「熟練勞動者」,不能從國外雇用。英國道路運輸協會稱,英國的大型商用卡車司機缺口達到10萬人以上。

       

  沒有移民的狀況並不是暫時現象。目前勞務輸出排名靠前的國家的年輕人口不斷減少。印度15歲~29歲人口將在2025年達到頂峰。中國今後30年也將減少約2成。

     


                

  也有國家開始著手確保勞動者。德國在1990年代之前一直強調「不是移民國家」,但從2020年開始擴大接收歐盟以外勞動者。澳大利亞2019年把原來最長2年的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簽證延長到了3年。持有這種簽證的人在可在農業等人手不足的領域從事一定時間勞動。

         

  聯合國推測,今後50年內已開發國家的人口有可能減少近2成。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所長克里斯多福·默里預言:「今後30~40年,各國將圍繞移民展開競爭」。

    

  原住民和移民會産生衝突

     

  如何在未來的時代勝出?一個關鍵就是成為「被選擇的國家」。專門研究移民政策的日本明治大學教授山?啟造表示,「如果採取積極的接收政策,那麼擴大讓外籍勞動者能夠來日本永久居住的選項至關重要」。

      

    

  不過,移民和難民增加也會産生衝突。在積極接收敘利亞難民的瑞典,提倡凍結接收難民和「瑞典人最優先」的極右翼政黨在2018年的議會選舉中崛起。

     

  如果人口減少時代全面到來,各國已經很難繼續依靠移民。當務之急是如何想辦法吸引外籍勞動者,並長期提高整體經濟的生産效率。其效果將左右各國經濟的好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