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勞動年齡人口比頂峰時減少13.9%
2021/12/01
日本總務省11月30日發佈了2020年人口普查的確定值。成為經濟活動主要承擔者的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為7508萬7865人,比5年前的上次調查減少226萬6232人。與屬於頂峰的1995年的8716萬4721人相比減少13.9%。在人口減少時代如何使經濟得以增長,取決於如何提高每一個人的能力,推進限制放寬,提高生産效率。
日本的總人口為1億2614萬6099人,比5年前減少94萬8646人。總人口連續2次調查出現減少。
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將成為日本經濟的拖累。現在的勞動年齡人口低於為7580萬7317人的1975年。佔總人口的比例為59.5%,自1950年以來,時隔約70年低於6成的大關。
![]() |
2010年代,由於經濟復甦等推動,日本的女性和老年人參加工作的情況增加,彌補了人口減少。勞動力調查顯示,日本2020年的就業人數為6676萬人,比10年前增加6.0%。
日本最大的家電量販企業野島電器(Nojima)10月事實上撤銷了定為80歲的雇用限制。改為1年簽1次合同,將發揮資深員工的銷售經驗。此外,YKK集團也取消了定為65歲的正式員工的退休。
這種女性和老年人的工作擴大也存在極限。如果日本不提高生産效率,遲早將無法彌補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影響。
日本的勞動生産率(按單位勞動時間計算)的增長率在「安倍經濟學」下的2012年至2019年平均為1.1%,出現一定的改善。
但是,截至2020年每小時創造的附加值為48.1美元,在七國集團(G7)中最低。還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各國平均的54.0美元。
日本內閣府的估算顯示,參加工作的人數和勞動時間增加帶來的2010年代平均經濟增長率(潛在增長率,年均0.7%)的推高效果為零。而在1980年代,勞動的推高效果為年均0.7個百分點。
如果日本不通過人工智慧(AI)等尖端技術的利用和數位化轉型來提高生産效率,將無法推動根本性的增長。
在海外,正在推進通過徹底的自動化,轉向不依賴人力的作業。美國零售大型企業沃爾瑪將推進基於機器人的物流設備和無人卡車配送等。
而在日本,應對人口減少的無人技術面臨制度障礙。
比如受人手短缺困擾的便利店行業,由於通過數位設備和遠端加以確認的技術的進步,為了在無人店舖順利推進酒和香煙的銷售,需要放寬限制。對於即使是小規模工程也必須在現場設置管理者等監管措施,也有聲音要求調整。
推動人才流向生産效率更高的行業的政策也不可或缺。日本以終身雇用作為前提的制度仍很多。可以説如在同一家企業工作超過20年,能在獲得退職補償金之際享受稅收優惠的稅制等也亟需調整。
在日本此次的人口普查中,少子老齡化也更為明顯。65歲以上人口比5年前的上次調查增加6.6%,達到創歷史最多的3602萬6632人,而14歲以下人口減少5.8%,創出歷史最少的1503萬1602人。
老齡化率也提高2.0個百分點,達到28.6%,創出歷史新高。高於美國的16.6%、德國的21.7%和義大利的23.3%,在世界範圍處於最高水準。
成為高齡老年人醫療制度的對象的75歲以上人口增加14.3%,增至1860萬1808人,創出歷史最多。在2015年調查時,75歲以上在人口數量上超過14歲以下,超老齡化變得明顯。到2020年,人數差達到357萬206人,與2015年相比有所擴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