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增長率破1%,「火車頭」將不在

2022/07/13


       聯合國7月11日發佈的推算顯示,世界人口年度增長率自可追溯統計數據的1950年以後首次低於1%,創出最低水準。人口規模為世界最大的中國也因長期的計劃生育政策等産生影響,自2022年起轉為人口減少,到2023年將被印度反超。在人類史上顯得罕見的支撐20世紀經濟增長的人口爆炸將在近期迎來終結。

    

       聯合國自2019年以來時隔2年修訂了世界人口預測。由於全球少子老齡化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世界人口增長率2020年首次跌破1%,2022年降至0.83%。此次是首次跌破1%。

     

  

       經過工業革命,世界人口從1900年的16.5億人在100年裏激增至約4倍,成為20世紀的經濟繁榮的基礎。聯合國預測稱,到2022年11月15日達到80億人,但認為將在2086年以104億人迎來頂峰。上次推算認為頂峰為2100年的109億人,但時間大幅提前。

    

       截至目前,屬於主要勞動力的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比率較高的「人口紅利」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但由於迅速的少子老齡化,良性循環正在終結。

    

       其象徵是中國。14億人這一世界最大的市場不斷創造出全球經濟的需求。不過,截至2022年7月1日的預計人口比上年減少6000人。

    

       在2019年的上次推算時,預測中國人口自2032年開始減少,但此次提前了10年。到2050年將降至13億1200萬人,到2100年降至7億6600萬人。分別比上次推算下調9000萬人和3億人。到2023年,印度的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最多。

   


    

       中國的人口增加和迅速城市化疊加,再加上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一直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今後遷移至城市的人也將邁向老齡化,推動經濟增長的力量將隨之減弱。

 

中國的出生率低(資料圖,Reuters)

   

       到2023年超過中國的印度也將以2063年的近17億人迎來頂峰。隨後,人口增長明顯的只有非洲。不過,印度和非洲存在産業培育和就業增長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風險,很難期待成為像中國那樣的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今後處於較少勞動力支撐大量老年人的「人口負擔」的國家將增加,維持以往那樣的經濟發展將變得困難。借助自動化和人工智慧(AI)利用等提高生産效率、建立不依賴人口增長的增長模式的國家將成為國際社會的新主角。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手伊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