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後遺症多樣化,年輕患者多
2022/09/22
在日本的「第7波」新冠疫情中,奧密克戎成為主要毒株,後遺症患者的症狀呈現出多樣化。除了以往的倦怠感和咳嗽之外,對光和聲音感覺過敏等症狀也十分突出。雖然新增感染人數呈現出減少趨勢,但新冠後遺症患者有可能會猛增。目前相關機理尚未查明,還出現了症狀長期化的情況,醫療體制需要進一步完善。
「奧密克戎成為主要毒株,出現了對光和聲音過敏等新症狀」。2021年2月開始設立新冠專科門診的岡山大學醫院的副院長大塚文男在介紹後遺症時如此表示。據其介紹,感染奧密克戎毒株後,通常每位患者會出現3~5種症狀,包括腹痛、頭暈目眩等容易影響日常生活的症狀。
![]() |
截至今年8月底,包括感染奧密克戎以外毒株的病人在內,到該醫院就診的新冠患者達到約400人。據稱,到目前為止總共發現了100種以上的症狀,要判斷是否為後遺症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大塚文男説:「由於個體差異較大,只能通過否定其他疾病可能性的‘鑒別診斷’來判斷是否為後遺症」。
奧密克戎的後遺症傾向發生變化。2022年1~7月,東京都的奧密克戎疫情擴大,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分析了這一期間到東京都立醫院新冠後遺症門診就診的患者的症狀等。結果發現,訴稱有倦怠感的比例為46%,咳嗽的比例為22%,比傳統型毒株和德爾塔毒株增加了6~8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嗅覺和味覺障礙的比例則減少了4~6個百分點。
第7波是一次很猛烈的疫情,8月日本全國單日新增感染人數超過了26萬人。雖然目前呈現出新增感染人數減少的趨勢,但仍然處於較高水準。今後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出現後遺症的患者猛增。
![]() |
Hirahata Clinic的平畑院長在介紹新冠後遺症治療方法(9月8日,東京都澀谷區) |
「後遺症高峰要比新增感染人數高峰晚來1個半月左右。患者進一步增加的話,就沒有能力接納了」。從疫情之初就開始設立新冠專科門診的Hirahata Clinic(東京涉谷)的院長平畑光一擔憂地表示。他就奧密克戎後遺症介紹稱,在該診所訴稱不僅有倦怠感還感到食慾不振、思考能力下降的患者的比例升高。
奧密克戎型毒株的後遺症的特點是年輕患者較多。在2022年1月~8月25日到Hirahata Clinic門診就診的740名患者中,39歲以下的人有415名(56%)。
東京都內一名30多歲的女性7月感染新冠病毒,因倦怠感和頭部像蒙了一層霧一樣的「腦霧(Brain Fog)」而倍感痛苦,她決在9月中旬停職。這位女性解釋説:「沒辦法集中精力工作,失誤也越來越多」。據其表示,用了約1個月的時間才看上專門治療後遺症的醫生,診斷之前一直感到惶惶不安。
日本厚生勞動省要求地方政府建立相關體制,鼓勵新冠患者到可應對後遺症的醫療機構就診。但截至6月,日本全國有4成地方政府在接到諮詢之後,並未介紹醫療機構,完善接納體制是一大課題。
岡山大學醫院的大塚文男針對後遺症患者增加問題指出,「地方政府通過把綜合醫院和診所等聯繫在一起,可有效進行診斷,最好能建立起這樣的體制」。他同時表示,「患者對症狀感到不安。除了身體和精神上的援助之外,還需要擴充可幫助患者回歸社會的醫療社會工作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秦明日香、龜田知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