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政治/社會 > 受新冠後遺症困擾的日本上班族在增加

受新冠後遺症困擾的日本上班族在增加

2021/09/15

PRINT

新冠病毒

      在日本,新冠康復後因疑似後遺症而影響日常生活的人越來越多。在病毒迅速蔓延的「第5波」疫情中,出現了很多作為社會勞動主力的青壯年的患者,甚至存在不得不停止工作的情況。還有日本的醫療機構開設了新冠後遺症門診,負責進行診治的醫生呼籲,必須根據症狀採取妥當的應對措施,並建立資訊共用機制。

          

平畑院長在新冠「後遺症門診」為患者診治(東京都澀谷區,診所Hirahata clinic提供)

   

      「準備去公司上班的時候渾身無力,感覺沒法正常工作」、「腦子裏像蒙了一層霧一樣,受到‘腦霧現象(Brain Fog)’的困擾」——接診受新冠後遺症困擾的患者的東京都澀谷區一家診所Hirahata clinic連日來都接到這樣的諮詢。從去年3月到今年8月,該診所的接診人數達到2千人以上。其中一半左右是30~40多歲的青壯年。

  

      在老年人疫苗接種工作取得進展的情況下,估計受到傳染性強的德爾塔病毒蔓延的影響,日本正當年的感染人數猛增。在「第5波」疫情肆虐日本的7月~8月期間,接診的患者人數最多的一天達到100人。該診所的院長平畑光一心急如焚地表示,由於線上問診等待時間很長「接診到淩晨3點都看不完」。

  

      該診所接診的9成患者提到的症狀是倦怠感。其中還包含「洗澡後甚至拿不起吹風機」、「渾身感覺似鉛重,一根手指都動不了」等嚴重症狀。據説很多在職患者同時出現情緒低落、頭痛、呼吸困難等多種症狀,因此不得不放下工作。

 

      「眼睛疼、鼻子疼、頭痛都無法緩解,非常難受」,9月上旬,在日本大阪府堺市邦和醫院的新冠後遺症門診,一名50多歲的男性公司職員向院長和田邦雄如此訴説自己的病情。他説,自己7月下旬感染了新冠。雖然病情已經康復,但身體狀況一直不佳,他打算9月底之前不上班。和田院長鼓勵他説「生活一定會恢復正常」。

  

      該醫院今年4月新設了新冠後遺症門診,目前已接診200多名患者。大多患者是20歲~59歲的上班族,和田院長説「對於心存憂慮的患者而言,接受診治獲得安心感也有利於儘快恢復」。

  

      實際上,在日本開設新冠後遺症門診的還只是一小部分醫療機構,目前醫生等也只能借助較少的臨床經驗開展診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武沙佑美、中川竹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