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疫這3年

2023/01/18


       從日本出現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至今,已過去3年。最初日本一直採取緊急事態宣言等嚴格的外出限制,而現在轉向了兼顧防疫和社會經濟活動正常化的方針。養老設施等相繼出現聚集性疫情,以老年人為主,第8波疫情死亡人數創歷史新高。要想與新冠共存,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醫療體制。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在11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是向正常狀態的過渡期間。並解釋稱,在兼顧防止疫情蔓延和社會經濟活動平衡的同時,正採取措施,儘量讓社會經濟活動能夠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狀態

 

       日本的新冠防控措施在3年裏逐漸改善。起初沒能進口到足夠的疫苗,開始接種的時間較晚,但針對奧密克戎的疫苗已跟國外同期開始接種。

 

       也有多種治療藥物實現實用化。抗原檢測試劑可在藥店和網上購買,門診病人也重點鎖定有重症風險的老年人等。

 

       日本政府已著手討論調整傳染病法上的新冠分類。將由建議感染者等住院、請求隔離觀察及伴隨醫療費公費負擔等的「新型流感等傳染病」調整為跟季節性流感一樣的「5類傳染病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顯示,在第8波疫情下,有很多天出現了20萬人以上的新增感染者,但沒有超過第7波疫情下的8月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26萬人。2020年以後的累計感染者截至116日為3147萬人。

 

       單日新冠死亡人數超過第7波疫情中最多的9月(347人),持續刷新歷史紀錄。也出現了單日超過500人的情況。在累計約6.3萬新冠死者當中,最近1個月佔到1萬人。

 

 

       新增感染人數低於第7波疫情,而死亡人數增加,原因是什麼?主持日本厚勞省的專家機構諮詢委員會的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脅田隆字表示,也有意見認為實際感染人數更多。他還分析稱,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的人感染後,引發基礎疾病惡化及加速衰老等的病例也越來越多。

 


 

       「隱形陽性」也令人擔憂。沒有進行檢測或者未上報自我檢測結果的人有可能出現增加。隨著簡化對新冠感染的「全數掌握」及自我檢測的普及,存在無法準確掌握感染情況的風險。

 

       死亡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厚勞省分析稱,8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佔比越來越高。據國立感染者研究所統計,顯示死亡總人數比往年多多少的超額死亡進入2022年也增加。日本20202021年的超額死亡水準比出現大幅超額死亡的國外要低。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院的醫生在治療新冠患者(1月12日,照片進行了打碼處理,kyodo)

 

       神奈川縣的統計顯示,從65歲以上的感染者當中的死亡人數比例來看,未接種疫苗者為1.42%,接種過一劑次疫苗者為1.27%,而已接種過25次疫苗的死亡人數佔比逐漸降低到0.97%、0.55%、0.33%、0.21%。截至116日,針對奧密克戎的疫苗接種率在日本全國為38%,老年人為65%。日本還需要提高接種率。

 

       醫療體制仍存在課題。急救運送困難案例猛增,門診和病床也緊張。12月中旬,1周內的聚集性疫情發生起數在醫療機構為223起,在養老設施為784起,接近第7波疫情。專家指出,存在未能及時治療而導致死亡的情況,推高了死亡人數。

 

       在養老設施,警惕感正在增強。東京都秋留野市的特別養護老人之家相繼出現入住人員感染,負責人表示「希望繼續採取見面限制等防止感染擴大和重症化的措施」。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