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飲酒過量」惡化,日本將制定指南
2023/03/03
在日本,因長期大量飲酒導致死亡的人數正在持續增加。由於新冠疫情下的壓力等原因,有的人酒量增加,酒精性肝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在2021年超過6000人。比疫情前增加約1成,與25年前相比達到2.5倍。由於酒精分解能力的個體差異明顯,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在制定根據年齡和體質等提出適當飲酒量建議的首份指南,力爭減少「飲酒過量」。
![]() |
「在沒有意識到適當飲酒量的情況下,我已經喝了近20年」,到筑波大學附屬醫院戒酒門診就醫的男性公司職員(48歲)表示。
該男性每晩都要喝啤酒和燒酒。燒酒約1周喝掉一升瓶(1.8升),多的時候一晩上就能喝光。約8年前的體檢顯示,他的肝功能數值「γ-GTP」迅速惡化,自己察覺到了飲酒過量。
由於擔心自己能否成功戒酒,他一直對去醫院感到猶豫。得知戒酒門診的存在後,他2021年12月前來就診。得知自己患上了酒精依賴症。該男性表示:「如果我20多歲的時候就知道這些正確的知識,也許能保持健康」。
![]() |
在筑波大學附屬醫院的戒酒門診就醫的男性(右) |
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每3年的調查顯示,酒精性肝病的估算患者人數2020年超過5萬人。超過5萬人是2005年以來首次。這種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1996年為2403人,但到2021年達到6016人,在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增至2.5倍。由於年輕人「遠離酒」等原因,日本國內的酒類消費量呈現減少態勢,但過度飲酒的人正在增加。
日本酒精成癮醫學會的理事菊池真大指出,「因獨自生活而感到孤獨的老年人等增加,無法抑制飲酒量的人增多」。
新冠疫情下人們的壓力增加,在宅時間延長。在此背景下,不斷喝酒的人也在增加。實際上,2021年酒精性疾患導致的死亡人數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約1成。菊池理事認為,「有人由於出行限制而耽誤到醫院治療等,導致症狀惡化,這也是原因之一」。
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潛在的酒精依賴症患者達到約57萬人。在此背景下,為了減輕健康危害等,該省2022年10月成立了飲酒指南制定研討會。將在2023年度內根據年齡、性別和體質提出飲酒量的大致標準。
擔任委員的筑波大學副教授吉本尚表示,例如65歲以上的老年人,與年輕人相比,酒精的分解速度慢,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容易變高。酒精代謝過程中會産生有害物質「乙醛」,有40%的日本人體內乙醛分解酶的活動性不強,還有4%的人體內沒有這種酶。吉本副教授指出「個體差異非常巨大」。
吉本副教授表示,健康男性如果每天喝5度的1升啤酒,或15度的2合(1升的十分之一)日本酒,患上生活方式病的風險將提高。據介紹,從女性、老年人和喝酒容易上臉的人來看,上述數值的一半是大致標準。
吉本副教授表示,通過制定指南,「希望大家認識到自己能喝酒的程度,降低酒精依賴症和健康危害的風險」。這樣不僅會減少飲酒引發的暴力,還有助於防止強迫不喝酒的人飲酒的勸酒問題。
飲酒指南在海外普及
這是日本首次制定飲酒指南,但在海外已經普及。
指南研討會委員、大阪大學研究所的池原賢代特任副教授匯總的資料顯示,在美國,男性適度的飲酒量是5度355毫升(12盎司)的啤酒每日2杯,女性是每日1杯。如果在約2小時內男性喝5杯、女性喝4杯以上,就屬於大量飲酒,應該避免。
南韓和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同樣制定了指南。義大利對於65歲以上的男性,另外提出了酒量的大致標準。新加坡建議人們在成年允許飲酒之前諮詢醫生,並列舉了最好不飲酒的疾患。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勝見莉於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