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峰會有幕後主角
2023/05/21
5月20日,七國集團首腦會議(G7廣島峰會)召開了有印度等受邀國參加的擴大會議。為防止向繼續進攻烏克蘭的俄羅斯提供資金和武器,離不開以南半球為中心的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全球南方」的合作。能否成功拉攏這些國家將左右G7的影響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日與被稱為全球南方盟主的印度的莫迪總理進行了40分鐘左右的會談。雙方一致認為:「廣泛的合作夥伴同心協力應對全球各種課題非常重要」。
突然赴日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將與莫迪會面。廣島峰會將成為澤連斯基、G7、全球南方就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問題討論應對措施的舞臺。
岸田邀請了印度等8個國家參加廣島峰會。除印度外,還包括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韓、太平洋島國庫克群島、非洲島國葛摩、巴西、越南。
20日和21日兩天將就「糧食、公共衛生、開發援助、性別」、「氣候、能源、環境」以及「法治」這3個議題展開討論。針對困擾全球南方的糧食問題等,將通過旨在提供支援的行動計劃。
G7和烏克蘭重視全球南方的背後原因是,最近1年多全球勢力版圖發生的巨大變化。
G7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等,加強了民主主義陣營的團結。雖然俄羅斯與中國等保持了合作,但也接連出現了不贊同該國進攻烏克蘭的國家。
結果形成了既不屬於G7方也不屬於中俄一方的中間勢力的擴大,開始作為全球南方受到關注。
提出不結盟主義的印度就是其中的代表。G7對俄羅斯發起經濟制裁後,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猛增。
受到制裁的俄羅斯之所以能夠繼續戰鬥,能源等收入來源發揮了很大作用。G7和烏克蘭都無法輕視印度。
美國分析稱,俄羅斯使用的攻擊型無人機也是通過伊朗等G7以外的國家購買。要製造用來攻擊烏克蘭的導彈,離不開半導體等材料,俄羅斯被認為一直在從第三方國家採購這些材料。
G7首腦在19日發佈的有關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聯合文件中明確提出,作為對俄經濟制裁的支柱內容,將把「所有對侵略重要的品類」列入出口限制名單。要阻止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全球南方的廣泛合作是關鍵。

G7在2010年代被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20國集團(G20)奪走主導權。
目前G7看似已經走向復甦,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俄羅斯進攻烏克蘭導致G20框架無法發揮作用,從而失去了比較對象。
G7在全球國內生産總值(GDP)中的佔比為4成多,人口占比不足1成。如果印度和非洲的人口規模持續增長,那麼世界的勢力天平將進一步向新興國家傾斜。
邀請全球南方參加的廣島峰會也是G7能否繼續掌舵世界的分水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