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限制迎新局面,日本面臨艱難抉擇
2023/08/11
美國對中國的限制步入新局面。美國政府8月9日發佈消息稱,將在半導體、人工智慧(AI)、量子技術等尖端領域廣泛實施禁止對中國投資的新制度。除了人才和商品,美國對中國的限制網還將正式擴大至直接投資這一資金領域。
作為已開發國家採取的罕見的監管方針將加深中美脫鉤,還可能導致雙方相互投資進一步下降。
![]() |
美國企業和個人在半導體等3個領域對中國的投資項目必須向政府申報。其中,最尖端半導體和量子技術原則上禁止投資。AI方面也在與産業界協調,正在討論禁止投資與軍事相關的部分技術。
此次的限制對象為通過併購(M&A)、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合資業務等形式進行的新投資。估計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公募證券不在禁止對象之列。
美國對投資領域的監管以往主要是限制對涉及軍事和監視技術的特定中國企業實施股票投資。此次的特點是,除了直接投資之外,還橫跨對象領域廣泛設置了限制範圍。
美國的一家律師事務所稱,只有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相關部門具有審查對外投資的許可權。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大範圍限制資本流動實屬罕見。
今後將在徵求産業界的意見之後確定規則。美國政府的高官8月9日對媒體解釋説:「在考慮利害關係人的意見之前不會生效」。如果制定最終規則,並在之後留出準備時間,生效時間可能要到2024年。
![]() |
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REUTERS) |
美國政府設有針對外國企業的對本國國內投資進行審查的制度。由跨部門組成的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對申報項目進行仔細調查,如果認為存在安保方面的威脅,將予以阻止。此次的對華投資限制可以説是「逆向CFIUS」舉措。
中國對此表示反對。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0日強調:「美方限制本國企業對外投資,打著‘去風險’的幌子在投資領域搞‘脫鉤斷鏈’,嚴重背離美方一貫提倡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同時指出:「(中方)將保留採取措施的權利」。
美國政府及聯邦議會認為,中米誰掌握尖端技術主導權,誰就將決定今後的世界秩序。拜登政府將中美關係定義為「體制間競爭」,採取了限制出口與尖端軍事産品開發直接相關的半導體等的措施。
2022年10月,美國禁止出口半導體尖端技術和製造設備。還禁止美籍人在中國半導體企業工作,要求他們選擇繼續工作還是放棄國籍。不過,由於資金部分仍保持原狀,因此有人指出資金成為限制的漏洞。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美除了商品貿易,還通過投資資金,加強了經濟聯繫。由於近年中美對立越來越激烈,雙方的投資流向發生了逆轉。
據美國調查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介紹,2022年美國對華投資額比10年前減少近一半。美國商務部的調查顯示,中國的對美投資額也驟減。
美國政府高官對媒體表示「(此次的新制度)是在國家安全保障上採取行動的制度,並不為了經濟脫鉤」,但這有可能加劇投資減少。
美國的對華投資限制不僅將對目前停滯的中國造成打擊,還將反噬美國經濟界。拜登政府自成立後就推進制度設計,但由於害怕喪失商業機會的經濟界反對,從而推遲了公佈時間。
受新制度影響的企業和個人也有可能包括在美國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和在美國上班的外國人。日本財務部8月9日解釋稱:「(新制度的限制對象)包含根據美國法律或基於美國國內的司法管轄權組織的事業體以及美國國內的所有人」。
日本政府也並非事不關己。美國要求同盟國和友好國家也採取同樣的措施,美國政府表示:「歐盟(EU)、德國及英國已在考慮中」。與中國經濟關係密切的日本將做出艱難的判斷。
對中國的強硬態度鮮明的美國在野黨共和黨早就表示「(限制)還遠遠不夠」。拜登總統在2024年總統選舉前還有可能被迫進一步擴大限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飛田臨太郎 華盛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