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東京進入超老齡城市
2014/01/17
![]() |
1都3縣老年人增加數量龐大
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簡稱社人研)有代表性的未來人口推測數據顯示,到2040年,多摩市的老齡化率將達到38.2%,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而「需要他人幫助的高齡老年人(75歲以上)大幅增加是最大課題」。到2025年,因新城開發而迅速增加的一代將步入老齡化,例如團塊世代(日本1947~1949第一波嬰兒潮出生的人口)將達到75歲以上。而到2040年,多摩市9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7倍,增加至8千人,比10歲以下兒童的合計人數還要多。
![]() |
老齡化是日本全國面臨的問題,但東京圈1都3縣的老年人增加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到2040年,75歲以上老年人將增加285萬人。相對於日本全國平均增加1.6倍,1都3縣均則將增加2倍左右,從各都道府縣的增加率來看將躋身「前7」。其中90歲以上老年人將增加118萬人,達到147萬人。
![]() |
「到2025年,東京圈的醫療與養老有可能處於毀滅性局面」,如此敲響警鐘的是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研究所教授高橋泰。75歲以上老年人每1000人佔有的養老相關設施的床位數目前在1都3縣平均為122個,但高橋泰認為「目前是剛剛夠用的水準。由於東京近郊老年人的爆炸式增加,平均降至40個床位以下的地區也將相繼出現,即使是需要全面護理的獨居老年人,找不到養老院的狀態也將變得理所當然」。
![]() |
高橋教授認為,「感到擔憂的人向地方轉移的現象將自然增加」。這是因為今後老年人口減少、醫療和養老趨於過剩的地區將增加,高橋表示,這樣一來「地方也能有效利用養老設施,對雙方都有好處」,認為養老遷徙是解決問題的舉措之一。
希望在已居住習慣的地方生活。在養老遷徙引發議論的同時,也出現了希望滿足這種理所當然的願望的舉動。在神奈川縣伊勢原市的養老設施「風之丘」生活的松木正子(89歲)表示,「旁邊就是我家。這裡都是熟人,心情很放鬆」。
這處養老設施位於40多年前開發的住宅區中,全部14個房間的入住者都是當地人。一位老年女性向NPO法人「一期一會」提供了土地。而作為建設費,則向65位周邊居民募集了6500萬日元,老年人實現了希望在當地生活的願望。
目前,每次收費500日元的老年人交流設施的運營和便當送貨到府等服務已經啟動。NPO法人「一期一會」川上理事長表示,「如果改善養老保險制度、集中各地區的智慧,就有望讓老年人在已居住習慣的地方繼續生活」。雖然存在醫療體制等課題,但川上呼籲稱,「在醫院往身體中插入軟管的延命措施是否就幸福呢?需要重新審視生死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