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油國貨幣貶值至歷史低點

2020/04/23


      原油價格暴跌正在給産油國投下陰影。由於虧本銷售導致的經濟停滯和財政惡化令人擔憂,墨西哥和巴西等國的貨幣兌美元匯率徘徊在歷史性低點附近。在進行信用風險交易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保證金」指標接連惡化。在市場上,對於主權財富基金(SWF)拋售所持股票等變現,警惕感也在提高。

          

  

      墨西哥的貨幣披索和巴西的里爾兌美元匯率徘徊在歷史最低水準。馬來西亞林吉特創出約3年來最低水準。俄羅斯的盧布也逼近約4年來的新低。

   

      在屬於資源型國家的新興市場國家,相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擴大導致金融市場出現混亂的3月創出的低點有所恢復,但再次處於下跌態勢。

   

      從體現國家和企業的信用等級的CDS保證金率來看,4月20日後,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和巴西等的指標接連惡化,與2019年底相比達到3倍以上。保證金率的上升體現出投資者意識到破産的可能性。

      

印度尼西亞的貨幣(3月,Reuters)

    

      在紐約原油期貨市場,4月20日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創出了歷史上首個負值。作為國際指標的北海布蘭特期貨目前也低於20美元,原油價格仍看不到止跌的跡象。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從各國財政均衡所需的損益平衡點來看,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曼等主要國家為每桶約80美元,日本pictet投信資資顧問松元浩認為,「如果油價下跌長期化,將對産油國的財政産生嚴重影響」。

   


      産油國等的貨幣由於「原油出口和國營石油企業的收入減少、財政將出現巨大虧空」(SMBC日興證券的平山廣太)這一隱憂而遭到拋售。如果美元債務巨大的新興市場國家陷入貨幣持續貶值的話,將陷入償還負擔加重、進而財政惡化這一惡性循環。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藤戶則弘認為「需要警惕無法應付財政赤字的石油資金的變現拋售」。

   

      在過去原油價格暴跌的2014~2015年,中東産油國的主權財富基金曾拋售日本股票。如果變現拋售擴大,有可能成為金融市場的新的不安因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