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拉動下,全球股市總市值創新高
2020/09/02
全球股市的總市值正在膨脹。截至8月底已達到逾89萬億美元,按月底計算自2019年12月以來再次創出歷史新高。在中美企業的拉動下,拉回了疫情導致的下跌。在數位化和防疫效果方面,各國差異巨大。與經濟和企業業績相比,股市反彈迅速,認為市場過於樂觀的看法也在增加。
![]() |
全球股市總市值在疫情擴大的1~3月縮水近20萬億美元。以貨幣寬鬆和財政擴張為支撐開始反彈,到8月底比3月底增加了3成以上。
美國的股市總市值截至8月底為37萬億美元,佔世界整體的42%。達到金融危機後最大份額。隨著高科技企業的增長而上升,並因疫情進一步提高。10年前的份額僅為世界的30%左右。
全球的投資資金正在流向美國股票,在8月31日的美國市場,出現僅特斯拉一家的交易額就達到東證1部整體約3倍的盛況。蘋果的總市值也比去年底增加近1萬億美元。
中國(上海和深圳)較早從疫情中恢復,總市值的下滑較小,到8月底達到8.7萬億美元,比去年底增加了約4成。高於此前2015年的高峰水準。
IT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較多這一點也推動了總市值的增加。此前國有銀行等佔據總市值前列位置,但瑞銀財富管理公司日本地區首席投資官青木大樹認為,「新産業得到強化,新陳代謝正順利推進」。
日本的股市總市值比去年底減少4%,為6.1萬億美元。過去的頂點是中美貿易摩擦成為經濟逆風之前的2018年1月,與當時相比,總市值減少近1成。
日本股市此前與中國不相伯仲,但疫情導致差距加大。日本多為汽車和電子等外需影響業績的大盤股,被視為「全球的週期性股票」。在經濟低迷情況下不易被買入。
歐洲也反彈乏力。能源和銀行股較多的英國股市總市值處於比2019年底減少約2成的水準。汽車股較多的德國也仍未超過2018年1月的頂點。旅遊概念股比重高的法國和南歐也反彈遲緩。
全球的股市總市值達到最高,與過去的暴跌局面相比反彈迅速。從IT企業來看,看重未來的投資正在膨脹。業績與股價出現偏離。
從預期PER(市盈率)來看,美國為23倍左右。超過過去平均的16~18倍,與IT泡沫期處於相同水準。日本東證1部的預期PER為17倍左右,相比通常的15倍左右有所提高。市場上也出現了擔憂的聲音,認為企業業績一旦復甦遲緩,股價就會崩盤。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長谷川雄大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