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局面或持續

2020/09/21


      從9月21日開始的一週的外匯市場或將出現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局面。顯示中國經濟復甦的指標相繼發佈,很多觀點認為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的趨勢將持續。

  

中國的銀行櫃檯裏堆放的人民幣紙幣(REUTERS)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9月14日至20日的一週裏時隔約1年零3個月升值至1美元兌6.70~6.79元區間。人民幣兌美元自5月底起逐步升值,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 bank)等甚至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升值的勢頭在過去10年裏最強」。

  

      主因是之前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而下滑的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8月,中國的零售業銷售額在新冠疫情後首次轉為同比增長。新加坡銀行分析稱「此前是生産和基礎設施投資等國家主導的復甦,但範圍不斷擴大至消費和出口」。

     

  

      另外,與美國的利率差也在推動人民幣升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提出至少在2023年底之前維持零利率政策,另一方面,中國的市場利率呈現上升態勢。年初僅為約1.3%的10年期國債的利率差目前擴大至2.4%左右。摩根大通私人銀行(JPMorgan Private Bank)的Alexander Wolf表示「資金向中國債券市場流入也在支撐人民幣匯率」。

  


      目前容易推動人民幣趨於升值的環境或將持續下去。英國匯豐集團(HSBC)9月初將2020年底的展望從此前的1美元兌6.95元調整為6.7元,改為人民幣升值方向。日本野村國際針對在本土之外交易的離岸人民幣預測稱,到年底之前有可能突破6.65元。

     

 

      可能成為行情波動因素的是11月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香港的外匯經紀人表示「認為前副總理拜登佔優勢的看法很多,但行情仍未有所體現」。

    

      市場上有觀點認為「如果拜登取得勝利,在川普政權下加劇的中美關係惡化將踩下煞車,人民幣升值壓力將進一步加強」。當然,拜登政策的對華關係緩和程度有可能不及預期,因此也可能出現給單方面人民幣升值踩下煞車的情況。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