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情緒化波動可能持續
2021/05/14
雖然美國股市在13日有所反彈,但美國股市的動盪正在波及全世界。對物價走高的警惕加強,估值明顯偏高的美國高科技股出現下跌趨勢。以此為導火線,在亞洲和歐洲股市,賣盤也以高科技相關股票為中心擴大。不過,不易受物價影響的行業顯得抗跌,投資者的篩選也在推進。
股價下跌連鎖的開端是5月10日的美國市場。由於債券市場預測的盈虧平衡通膨率創出2013年以來最高水準,高科技股較多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比上週末下跌2.5%。原因是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長期利率隨著通貨膨脹而上升,風險高於國債的股票的估值偏高將加強,原本PER(市盈率)等較高的高科技股將進一步面臨逆風。
於是,股價下跌擴大至高科技和週期性股較多的日本、台灣和德國等主要國家和地區。
![]() |
市場的警惕在12日的美國市場進一步加強。由於同一日發佈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通貨膨脹加劇的預期進一步加強,13日的日經平均指數下跌2.5%,創出4個月以來新低。前一日下跌4.1%的台灣加權指數進一步下跌1.5%,上證綜合指數也下跌1.0%。從歐洲市場來看,英德等主要股價指數聯袂下跌。
「鑒於美國的物價漲幅超預期提高,正在逐步減少股票的比率」,pictet投信投資顧問的全球資産管理部長松元浩這樣認為。瑞士大型投資公司百達集團(Pictet Group)由於警惕美國利率上升,在4月底將股票的全球投資方針從「略微樂觀」下調為「中性」。松元浩表示:「一直保持樂觀的其他投資負責人也考慮到美國的通貨膨脹,正在賣出股票」。
不過,按行業來看,股價下跌的程度有所不同。除了高科技股之外,難以因物價走高而輕易提價的零售等供應鏈的「下游」行業面臨大量拋售。另一方面,資源和材料等「上游」行業顯得抗跌。這是因為投資者看好對物價上漲的承受力。
觀察一週的MSCI全球行業指數的漲跌比率,跌幅最大的是IT(資訊化技術),下跌5.5%。其次零售等一般消費品下跌4.6%。從個別股票來看,台積電(TSMC)13日一度較前一日下跌3%,中國大陸的騰訊控股、美國家居用品店巨頭美國家得寶公司(Home Depot)也大幅下跌。
不易受物價上漲影響的行業跌幅較小,一週MSCI全球行業指數中的能源下跌1.3%,材料下跌1.6%。資源和材料廠商容易將原材料價格上升轉嫁到價格上,醫藥和金融在通貨膨脹下容易保持業績穩定。
12日美國製藥企業輝瑞較前一日上漲0.9%,美國石油大型企業雪佛龍上漲0.6%,均逆勢走高,摩根大通僅下跌0.7%。而在日本,13日三菱UFJ金融集團、麒麟控股和三菱化學控股集團等逆勢走高。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的首席投資策略分析師藤戶則弘指出,「如果美國維持物價上漲,有色金屬、鋼鐵和化學等受益於物價上漲的上游産業的企業將迎來東風」。
掌握今後行情關鍵的是物價上漲是否像美聯儲(FRB)預測的那樣只是暫時的。屬於樂觀派的Commons Asset Management的社長伊井哲朗表示,「此次的股價下跌以期貨為中心遭拋售,供求層面的因素突出。物價上漲也被認為是暫時的,強勁業績等經濟基本面仍然良好」,預測股價下跌是暫時的。據稱目前正積極買入週期性股票和具有穩固財務基礎的股票。
通貨膨脹導致的全球股價聯袂下跌是暫時的?還是暗示將終結新冠疫情以後持續的貨幣寬鬆行情?市場參與者的看法仍存在分歧,世界整體有可能長期維持情緒化的波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