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股市創新高,總市值超英法
2023/06/20
全球資金正在流向印度股市。強勁的企業業績推動海外投資者自3月以來持續凈買入。具有代表性的股價指數SENSEX指數一直徘徊在最高點附近。印度取代中國躍居人口世界第一,內需擴大令人期待。認為印度將保持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率的投資者的買盤將增加。
SENSEX指數於6月16日上漲至6萬3384.58點,刷新了2022年12月創出的歷史最高點(6萬3284.19點)。19日早盤曾一度突破最高點,但逐漸被止盈的賣盤壓制。印度的另一個主要股票指數Nifty50也在16日創出新高。從與3月底相比的漲幅來看,截至6月19日SENSEX達到7%、Nifty50達到8%。
雖然印度股市的漲幅低於上漲2成的日經平均指數,但與亞太地區的主要新興國家股市相比上漲明顯。在亞洲市場,由於中國的經濟復甦緩慢拖累,印尼的雅加達綜合指數下跌2%,泰國綜合指數下跌3%,香港恒生指數下跌2%。
日本三井住友DS資産管理公司的産品專家三牧洋介表示,「在美國偏重科技股的情況被重新審視、中國經濟復甦步伐受到質疑的背景下,印度股市是按國家增長潛力來看適合買入的少數市場」。在歐美和中國經濟隱憂加劇的背景下,印度的外需在經濟中所佔比例相對較低,靠自身力量實現增長的預期突出。
印度在全球股票市場上的存在感正在上升。根據QUICK FactSet的各地區指數,觀察納入企業的總市值(以美元計算、截至16日),印度的總市值自3月底以來增加了13%,達到3.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4位。超過了3月底排名第4位的法國和原宗主國英國。印度股市佔FactSet 統計的全球主要市場的合計總市值的3.3%。
支撐印度股價走高的驅動力是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約6成的強勁的個人消費。隨著收入的提高,印度中産階層正在壯大,消費增加。通過4月下旬至5月公佈的2022-2023財年(截至2023年3月)財報,印度企業強勁的業績得到確認,推高了行情。
在印度汽車市佔率排名第1的瑪魯蒂鈴木4月26日公佈的財報顯示,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創出歷史新高。雖然受到半導體短缺的影響,但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銷量強勁。目前的股價比3月底上漲16%。塔塔汽車的業績也被看好,股價比3月上漲3成以上。
由於收入提高,價格更高的商品正在暢銷。瀚亞投資(Eastspring Investments)的營業行銷本部長面谷祥友表示,「過去汽車銷售主要是小型車,但現在SUV賣得越來越好」。面谷祥友透露,消費升級也發生在日用品領域,指出「今後將出現高額消費的浪潮」。開展日用品和食品等業務的企業的股價也表現堅挺。
還有觀點期待隨著汽車和住房貸款需求的增加等,惠及印度金融部門。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的股價比3月底上漲9%。
此外,跨國企業重視印度市場的趨勢也在加強。除了作為巨大消費地的需求增加之外,還存在調整供應鏈的一面。受擺脫對中國依賴的趨勢影響,在印度建立生産基地的動向正在加強。
![]() |
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REUTERS) |
美國蘋果4月在印度設立了首家直營店「AppleStore」。不僅在銷售方面,在生産方面也在印度加強體制。作為該公司供應商的台灣鴻海精密工業正在擴大印度的生産基地。
與此同時,對印度直接投資的增加也成為東風,海外資金將持續流入印度股市。印度國家證券存管公司(NSDL)的數據顯示,海外投資者在3月轉為凈買入。5月的凈買入額達到4383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83.67億元),猛增至4月的約4倍。6月截至16日達到了1640億盧比的高水準。還有觀點認為,出於經濟隱憂和地緣政治風險的考慮,對中國股票的積極投資被擱置,資金正在瞄準印度股票。
匯豐投資管理公司(HSBC Asset Management)的印度股票首席投資官(CIO)Venugopal Manghat表示,「製造業和基礎設施方面的政府扶持措施正在推進,全球投資者的資金將加速流入」。
此外,大宗商品行情的上漲正在趨於穩定,通貨膨脹逐漸放緩,這一點也受到歡迎。印度儲備銀行(央行)在6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維持政策利率(回購利率)不變。這是繼4月會議之後連續2次保持不變。市場上出現到2024年上半年還將轉為降息的期待。
日本的個人投資者也日益對印度市場産生興趣。日興RESEARCH CENTER的數據顯示,日本的個人投資資金截至5月連續8個月凈流入印度股市的投資信託(ETF除外)。日本國內的印度股票公募投信的凈資産額截至5月底超過1萬億日元,按月計算創出2019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據悉,進入6月後凈流入仍在持續。
不過,目前也有觀點對印度經濟的下行風險表示警惕。野村集團的印度和亞洲(除日本外)首席經濟學家Sonal Varma表示,加息的影響將在可自由支配的消費支出等方面顯現出來,「今後經濟將進入週期性的減速局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日菜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