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重返日本股市,盤中創33年來新高

2023/11/20


11月20日東京中央區的股市行情指示牌

      在11月20日的東京股票市場,日經平均指數一度突破了7月3日創出的收盤價的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最高值(3萬3753點)。以美國利率下降為起點、轉向風險偏好上升(risk on)的投資資金正在流入企業業績堅挺的日本股票。在世界範圍內日本仍然較低的利率水準、日本企業的積極變化以及日本擺脫通縮的經濟好轉預期等也成為抓手,海外投資者再次開始行動。

 

      20日的日經平均指數最終收在3萬3388點,下跌了0.59%的197.17點。擔憂股市短期過熱,獲利盤賣出。開盤時小幅下跌的日經平均指數很快迎來反彈,通過對股指期貨的零星買入擴大了漲幅。外資證券交易員表示:「認為會趁勢嘗試衝擊高點的短線投資者的買入疊加空頭回補,上漲勢頭加強」。一度比上週末上漲268點,漲至3萬3853點,盤中創出1990年3月以來的新高。

 

 

      在全球股票市場中,日本股市表現良好。日經平均指數從2022年底到2023年11月17日上漲了29%。在同一期間的漲幅上遠遠超過美國標普500指數(18%)、歐洲的斯托克斯600指數(7%)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3%),按11月單月計算也保持領先。

 

      「零售實現了吸收成本增加的漲價,外需企業出現上調熱潮。這證實了日本企業的基本面的堅挺」,位於新加坡的對沖基金鄉村資本(Village Capital)的首席執行官(CEO) 高松一郎通過各日本各企業2023年4~9月財報再次確認了對日本股票的看好。認為意識到提高PBR(股價凈值比)的日本企業的努力也值得期待,日經平均指數年內有可能上漲到3萬5000點。

    

      日本股市春季以來的上漲始於對低估值的重新評估。目前正在推高行情的驅動力是企業盈利能力的穩步提升。將日經平均指數看作一家企業得出的每股預期收益(EPS)比9月末上升了8%,達到2200日元左右,處於歷史最高水準。

 

      如果把年初以來的股價漲幅分解為每股收益和PER(市盈率),日本股票的利潤增長的貢獻度超過歐美。企業業績的增長跟上了反映投資者期待的PER的上升。美國大型資産管理公司Nuveen的首席投資官Saira Malik表示,「由設備投資和個人消費支撐的日本經濟和企業收益的增長非常強勁」。

 

      美國金融巨頭高盛集團預測稱,2024年度東證股價指數(TOPIX)的EPS將增長8%。此前落後的電子、精密和原材料等的復甦將起到帶動作用,預計利潤增長率將超過美國股市的5%和歐洲股市的7%(美歐按往年計算)。在14日發佈的報告中,將2024年底的TOPIX的目標值定為2650(17日收盤為2391)。

 

      此外,日本的低利率環境也在吸引資金。由於日本銀行修改貨幣寬鬆政策,日本的市場利率也開始上升。但速度緩慢,扣除物價漲幅後的實際利率仍明顯為負值。寬鬆的貨幣環境造成了外匯匯率的日元貶值基調,正在推高全球企業的盈利、日本國內設備投資和訪日遊客需求等的增長預期。

 


    

     推高行情的主體是海外投資者。

 

      根據日本交易所集團的數據,海外投資者自10月以來總計凈買入股票現貨1.1萬億日元。雖然8~9月曾凈賣出2.4萬億日元,但隨著美國利率趨於穩定,買盤回升。美國銀行11月的機構投資者調查顯示,關於對日本股票的配置情況,「超配(看漲)」減去「低配(看跌)」的比率為+23%,環比上升7個百分點,創出2018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日本一直給人以「停滯」的印象。不過,如果按2012年的安倍經濟學之後來看,日本股票的利潤增長率大幅高於美國和歐洲。雖然大規模的貨幣寬鬆確實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深層存在著對不斷提高賺錢能力的日本企業的期待。

 

 

      以亞洲為主的管理公司瀚亞投資(Eastspring Investments)的客戶投資組合經理Oliver Lee表示,「公司治理的改善明顯,即使低估值減弱也值得期待。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説,日本在未來數年仍將是一個很有收穫的地方」。

 

     全球最大的資産管理公司美國貝萊德(BlackRock Inc)9月將日本股票的投資判斷從「中性」上調至「超配」,提高1檔,日本法人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地口祐一表示「關注焦點是工資的持續上漲,如果2024年也實現3%的加薪,作用將很明顯」。股價進一步上漲的關鍵在於投資者關注的日本經濟和企業積極變化的持續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筱崎健太、吉井花依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