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少年Jump》永保青春的秘密

2018/02/02


  在日本少年漫畫雜誌中,如今仍絕對領先的《週刊少年Jump》將在2018年迎來50歲。已經不再是少年?不,不,《Jump》始終堅持的兩大原則至今仍在發揮功能,似乎在「抗衰老」方面發揮了效果。記者請第11任總編、年僅40歲的中野博之講述了長壽的秘訣和今後的《Jump》。

  

  問卷調查至上主義 「決定內容的是讀者」

 

  記者:與約650萬冊的頂峰時期相比,現在發行量有所下滑。但至今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如何理解《週刊少年Jump》的歷史?

 

  中野:紙質媒體非常嚴峻,《週刊少年Jump》的發行量也在下滑。數位化潮流讓內容的應有狀態也在改變。但是,我們仍有熱情,感覺如果再有幾種有趣的漫畫,就有望實現增長。我們並沒有放棄。

 

已迎來50周歲的《週刊少年Jump》的第11任總編中野博之(東京都千代田區)

 

  記者:壓力也很明顯吧?

 

  中野:我6月出任總編時對編輯人員和相關方面宣佈「《Jump》不會改變」。在有些雜誌,更換總編導致內容和色彩也跟著改變的情況很多。但是《Jump》不一樣。我從身在一線的時候開始,就算當了總編也並未改變。

 

  這是為什麼呢?《Jump》堅持問卷調查至上主義,由讀者來決定(內容)。不管總編多麼想刊登一部漫畫,只要讀者不喜歡,就會停刊。相反的情況也是如此。不管編輯多麼不希望刊登,只要有讀者的支援就會持續下去,並不斷推出新作品。

 

  成為新人作家大展身手的平臺

 

  記者:也就是説,超越編輯意願的世界將不斷誕生吧。

   

  中野:還有一個原則是重視新人作家的新連載。工作人員一旦變為資深人士,就只會靠經驗説話。但是,新人作家懷著讀者想看到的全新作品的意識,創作出新連載、及抓住這些作品的編輯系統已經形成。

 

  

  記者:問卷調查的回信有多少封?

 

中野:一般來説要取決於禮品的品質,但基本上有1萬封以上。

 

  記者:這是很厲害的數量。但是《Jump》的三原則「友情、努力、勝利」是否也不變呢?

 

  中野:實際上我們從未正式説過這個。但也不打算否定。因為既然是少年漫畫,當然要加入這些要素。20名編輯人員都有各自的想法。既有編輯認為「這才是《Jump》」,也有人認為「那種東西就是狗屎」。

 

  記者:您認為有什麼可以代表《Jump》的詞嗎?


  中野:我覺得是人物。與其他雜誌不同,《Jump》的作品經常被人説很難翻拍成真人版。也就是非日常,普通的人類演不了。這正是《Jump》的強項。在編輯部內部,有一個相同的關注點就是登場人物有沒有個性。所以連我那不看少年漫畫的妻子也知道這些人物。

 

1968年7月上市的《週刊少年Jump》創刊號©集英社

 

  記者:《Jump》在1970年代和80年代迅速發展。但是也曾經歷過發行量被規模更強大的講談社《週刊少年Magazine》超越的低迷時期。如今《Jump》再次實現了反超。

 

  中野:是啊,誰都有低迷的時候(笑)。這就像是歷史中的插曲。《Magazine》以《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為中心銷量大幅增長,據稱發行量曾超越《Jump》。實際上,那一年《海賊王》在《Jump》的歷史剛剛開始。

 

  那是在我進入公司之前的事了。我聽説公司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悲壯。反而是説正好培育了新人作家、實現逆轉的感覺。

 

  記者:現在的少年,只要有一部作品令他們不滿意可能就不再閱讀這本雜誌。

 

  中野:抓住少年讀者的心變得越來越困難。現在女性讀者也有2成左右。不過從平均年齡和女性佔比來看,發現對問卷調查存在誤讀。讀者依然集中在15歲到20多歲的男性,希望能夠抓住這部分人群。

 

  現在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把其他雜誌作為競爭對手了。競爭對手存在於其他地方。我們反而將《Magazine》和《週刊少年Sunday》當成可以並肩作戰的夥伴。

 

  新人作家迎來機會

 

  記者:今後《Jump》將如何發揮強項?

 

  中野:《烏龍派出所》和《美食的俘虜》等長期連載漫畫相繼完結。在這一時期粉絲容易流失,不過對於新人作家來説卻是機會。有人説我在環境嚴峻的時代出任總編,其實我們有很多反攻的武器。

 

  2018年《Jump》將迎來發行50週年,希望不要拘泥於過去的成績。我們會不斷創作新的漫畫,吸引新的讀者。當然還計劃用漫畫人物征服世界。

  記者為《日經MJ》總編 中村直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