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你的名字。》3年後,社會更僵硬了
2019/08/01
新海誠導演的新作《天氣之子》開局大熱。上映10天,觀影人數突破300萬人,票房收入達40億日元,勢頭超越了上一部作品《你的名字。》。新海誠接受採訪時表示,短短3年時間社會及其自己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通過這部話題作品探索了快速變化的時代性格。
![]() |
《天氣之子》導演新海誠 |
《天氣之子》以近年來的異常氣候為主題,描繪了少年和少女的戀愛以及不同年齡人的煩惱等。在2016年票房突破250億日元的《你的名字。》之後,這部作品作為新海誠的又一力作備受關注。時隔3年,新海誠眼中的時代發生了哪些變化?
「沒錢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的前提」,新海誠坦言。例如,上一部作品中有主人大口吃鬆餅的畫面,此次也有主人公開心地吃垃圾食品的場景。從經濟數據來看,在人手短缺的背景下,日本的最低工資在不斷提高。
即便如此,「我周圍20多歲的年輕人似乎還是工資很低的感覺」,新海誠説道。導演就是一邊感受時代的情緒一邊製作電影。在被問及現在年輕人的慾望是不是比以前少了?新海誠回答道:「也許是的。因為不管在什麼樣的經濟和社會狀況下,人都要尋找令自己快樂的方式」。
除了年輕人的貧困外,新海誠還説這3年「社會也變得更加僵硬拘束」。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在此次的作品中警察的存在變得更顯眼。新海誠強調,「全世界的民粹主義政治家在增加,另一方面,社交網站上稱極端政治是正確的聲音也在增多」。可謂到處都在宣揚「政治正確」。
新海誠表示,雖然不知道這到底是好是壞,但可以斷言社會發生了變化。例如觀眾對《你的名字。》的看法。在新作上映之際,日本的電視臺重播了《你的名字。》,這次卻出現了在3年前根本無法想像的批評聲。
在《你的名字。》中,在與女主靈魂互換之後,男主摸了自己的胸部。對此,網路上出現了「男主耍流氓」、「電影製作者在榨取女性」等批評聲。
新海誠苦笑著説:「3年前從未出現這樣的批評聲。如果説消費女性身體是前提,也許的確如此。當然(性騷擾現象頻發的)昭和時代的感覺並不好,但全是所謂的‘正確’觀點,真正的情緒就被封殺了」。
![]() |
製作電影《你的名字。》時的新海誠導演(©2016《你的名字。》製作委員會) |
除了社會的變化外,新海誠還「坦白」了自己的變化。那就是「變老了」。導演在製作電影時,會設定與自己最相近的角色。《你的名字。》中是女高中生三葉。在保留著古代風俗的地方小城市,三葉「希望自己來世成為生活在東京的帥氣小哥哥」,流露出對大城市的嚮往。
此次則正相反。新作的主人公是經營小型編輯製作公司的42歲中年男子須賀圭介。新海誠笑著表示,「在作品中有他戴眼鏡的一幕。雖然沒有明説,但其實那是老花鏡。最近我自己也是這樣」。新海誠今年46歲。除了體力方面,須賀身上被社會常識束縛、思考方式僵硬的一面也與自己相似。須賀有一句臺詞是「我已經無法改變人生重要事情的排序」。
或許是源於此點,與上部作品相比,此次作品主人公的過激行為很多。愈發貧困、僵硬的社會,以及持續的異常氣象。所以新海誠説:「我希望描繪出飛越大人煩惱的年輕人」。
關於《天氣之子》,網上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比如「沒上部作品有意思」、「看完讓人煩悶」、「我哭了」。關於票房成績,新海誠則表示「並不是十分在意。但我不想讓人花了1900日元的電影票錢覺得虧」。此次作品並未解讀「社會」這一天氣。或許作品大熱的關鍵就是不去刻意解讀社會環境,而是釋放深刻思考後的想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中村直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