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聲優林原惠美:動漫人物教會我的工作觀

2021/05/20


      《名偵探柯南》中的灰原哀、《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綾波麗、《精靈寶可夢》(也稱寶可夢)中的武藏……日本人氣聲優林原惠美曾在多部動畫作品中擔任主要角色的配音工作。最近出版的《林原惠美 都是角色教會我的 活在當下的力量》(角川書店)一書介紹了她演繹角色之後受到的啟迪。在疫情之下,社會人和學生開啟了新年度和新生活,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工作觀等採訪了林原惠美。

 

林原惠美

 

      以文字形式保留從角色中受到的重要啟迪

 

      記者:為何要寫這樣一本書來介紹自己此前演繹過的每一個動畫角色?

 

      林原惠美:在視頻服務普及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能很方便地看到以前必須買DVD才能看到的動畫作品。年輕人和海外的粉絲在懷著好奇的心情觀看10~20年前的日本動畫。在國外,受到追捧的並不是本地化配音的作品,而是日本聲優配音的原創作品。正因為現在是數位化促進動畫和聲優文化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所以我才希望以文字形式留下自己從前輩那裏獲得的教誨,以及在動畫人物中獲得的重要啟迪,覺得這樣做很有意義。

  

      我主持的廣播節目,聽眾從十多歲到五六十歲,年齡層十分廣泛。我用2~3小時的時間閱讀了聽眾發送的郵件和明信片,發現大家擁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如果能夠通過向大家講述自己從動漫角色中學到的事情,給他們提供一些支援,我會感到十分欣慰。

 

      面對的是角色和劇本

 

      記者:作為一名聲優,在面對角色時,形成了怎樣的工作觀?

  

      林原:動畫是一項由導演、音效、動畫製作者等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以《海賊王》(ONE PIECE)中的蕾貝卡為例,我自己最初設想的角色形像是一個過於強大的女性,與工作人員考慮的方案有出入。後來聽工作人員講述了故事的發展,糾正了自己的路線。不固執己見、結合完整的故事內容去演繹角色也很重要。

 

 

      動畫有很多是從漫畫改編來的,原作的粉絲會期待或擔心角色的聲音會是什麼樣。不過,我不只追求被粉絲喜歡。作為聲優,我面對的是人物的角色和劇本。我要做的是通過理解人物,將臺詞發自內心地説出來。通過深挖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形象,對自己也會有新的發現。


 

      比如《新世紀福音戰士》裏的綾波麗。導演指示説「不是沒有感情,而是不清楚感情」,我一開始很困惑。只靠説臺詞,並不能演好綾波麗。反覆自問自答的心靈拷問也是很痛苦的經歷。但即使很痛苦、很可憐,仍在承認自己不行之後,決定繼續前進。

 

      有人否定,也是證明有人動了心

 

      記者:隨著日本動畫片市場不斷增長,您感覺有哪些變化?

 

      林原:以前的動畫粉絲即使不被他人理解,只要自己喜歡這部作品,就很滿足。而現在的粉絲在乎自己喜歡的作品被多少人分享。對作品的看法分成了「好」和「壞」兩種。能跟大家産生共鳴的作品就是「好的」。但也有人認為,大家都説「好」的作品缺乏獨特性。反而那些被説「壞」的作品才有個性,或許是個商機。

  

  

      4月發行的動畫片《通靈王 Shaman King》的片尾曲是以(電腦合成語音)VOCALOID風格演唱的。或許也有否定意見認為,人以VOCALOID風格演唱是對VOCALOID的褻瀆等。但是,否定也是這個人動了心的證據。我也歡迎否定意見。

 

      即使被説「壞」,但能讓人心動更為重要。任何人都覺得‘好’的、讓人舒適的東西就不會産生變革。還要記住不只是動畫,很多事情過於追求‘好’,就會失去獨創性。

 

      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日經MJ副總編 遠藤邦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