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補貼1000名博士生每年200萬日元

2021/03/01


  日本政府將自2021年度起,在資訊與AI、量子、材料這3個領域,以大學博士課程的學生為對象提供生活費等支援。將向約1千人每年發放逾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13萬元)。消除博士生在經濟上的不安,在人才需求增加的領域防止日本的國際競爭力下降。

   

  日本文部科學省2月26日宣佈了納入對象的47所大學。入選的大學可在2021~2027年度的7年裏獲得補貼。

   

日本的大學

   

  作為「産學領域人才需求增加的領域」,日本政府指定了(1)國際競爭激烈的AI技術領域、(2)資訊處理和通信技術開發等所需的量子技術領域、(3)承擔高性能材料開發的材料領域。

  

  獲得補貼的大學要在3月內為每個領域招募約6~40名學生。在原則上,對象為預定2021年4月升入博士課程的30歲以下學生,已確定獲得其他公共補助金的情況除外。

   

  入選的學生能在3年裏獲得每年200萬~250萬日元的資助。定期發放2個月的生活費,研究費則按本人墊付的部分實際發放。國家補貼總體的3分之2,剩餘由大學承擔。

   

  日本有459所大學設置博士課程,約7.5萬名博士在讀。文部科學省的統計顯示,僅1成博士生以生活費等名義每年獲得180萬日元以上公共支援。

    

  日本政府完善補貼制度的背景是,存在研究領域國際競爭力減弱的風險。文部科學省的統計顯示,2020年度的博士課程入學人數為1萬4659人,比頂峰時的2003年度減少2成。在2017年度,日本有1萬5118人取得博士學位,比2008年度減少1617人。

   

  如果按每100萬人口計算,日本2017年度有119人取得博士學位,比2008年度減少12人。而在海外,美國為268人(比2008年度增加63人),中國為43人(增加11人),南韓為284人(增加93人),德國為344人(增加32人),英國為376人(增加90人),法國為168人(減少1人)。在自然科學領域,除了數字不明的中國之外,6個國家中博士學位取得者減少的只有日本。

   

  東京大學教授福留東土(高等教育論)評價稱,「本次的對象人數和發放金額均明顯超過此前對博士學生的經濟援助」。其同時稱,「如果維持支援,還將推動本科學生和高中生等今後讀博,有助於人才培養和維持研究實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