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研危機盤點(6)國際合著論文不及歐美
2019/11/06
研究開發活動的模式最近數十年明顯改變。體現這一點的例子之一是多個國家的研究者共同執筆的國際合著論文的增加。日本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截至1981年,國際合著論文佔世界論文整體的比例僅為5.1%,但到2017年上升至27.5%。
有分析認為,原因是各國研究人員和大學之間的跨境合作日趨活躍、國際性的研究開發項目增加等。日本的國際合著論文比例在1981~2017年期間從4.8%增加至33.9%。不過,這一數字從世界範圍內來看不算高。
![]() |
歐洲區域內各國積極開展合作,德國、英國和法國的國際合著論文均超過6成。美國也達到44.6%。中國和南韓的比例略低於日本,與歐洲相比,亞洲的國際共同研究較為落後。
![]() |
日本經濟學家清瀧信宏的論文(資料圖) |
對於難以單獨與世界展開競爭的日本來説,預計今後國際共同研究的分量將增大。不過,有觀點指出在海外積累經驗的日本年輕研究人員減少,能在多大程度上推進國際合作存在令人不安的一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