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流向中國
2020/11/26
日本的研究人員到中國尋找進行研究活動「舞臺」的動向受到關注。中國政府正在從世界各地吸引優秀的研究人員,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的大學等則存在難以找到研究職位的狀況。為阻止人才外流,日本也許有必要以年輕研究人員為中心,討論待遇方面的改善。
梶野教授(右)獲聘擔任中國的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師(2016年10月,梶野教授提供) |
「雖然希望在日本工作,但沒有職位」,中國浙江大學教授高畑亨(43歲)這樣説。高畑亨教授的專業是研究靈長類大腦基因,2005年在日本的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2008年起在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作為博士研究員從事研究活動。2013年左右,他為了回日本發展而尋找適合的職位,但願望沒有實現。
於是,在包括日本以外國家的求職過程中,高畑找到的是浙江大學。2014年他被浙大聘用。獲得的研究環境十分優越。在新設的研究所,他擁有自己的研究室。除了工資之外,他還獲得了5年總額相當於5千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15萬元)的用途不受限制的資金。雖然對於研究成果方面的要求苛刻,但高畑表示「支付給取得成果的研究人員的報酬明顯高於日本」。
不限於年輕的研究人員。2016年10月,日本國立天文臺的梶野敏貴教授(64歲)受聘擔任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大爆炸宇宙學與元素起源國際交叉科學研究中心」的第一任主任。梶野作為理論物理學的權威受到熱心邀請,北航給出的年薪也高於在中國工作的其他教授。於是,他在保留日本職務的同時,將一半的研究活動轉移到中國開展。梶野教授説:「中國的學生幹勁十足,傳授的一方也感覺很有意義」。
在中國開展研究的日本人持續增加。據日本外務省統計,在中國居留的日本研究人員等截至2017年10月達到約8千人。另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統計,僅從1個月以內的短期逗留的人員數來看,2018年度為1萬8460人,比2014年度增加約25%,連續4年增加。從在中國的外籍研究人員人數來看,日本排在第2位,與人數減少的第1位美國和第3位的南韓形成對照。
日本研究人員參與中國的研究目前在日本受到關注,是因為日本首相菅義偉拒絕日本學術會議新會員的任命有關。此外,中國積極從海外吸引優秀研究人員的動向也是契機之一。
中國針對海外研究人員的聘用也很積極。據來自政府系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數據,中國在海外的招聘基地在世界範圍達到600多個,在日本也有46個。日本國立情報學研究所的準教授船守美穗説:「通過出差等短期派遣與當地大學建立關係,隨後正式得到大學邀請的情況很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