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教科書中編程相關內容倍增

2023/03/29


       在2024年度以後日本小學使用的教科書中,關於編程的表述增加。有的教科書公司不僅在與編程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的算數及理科書中增加相關內容,還在國語書中加入編程內容。編程教育有著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增加數位人才的目的。不過,日本教師的指導能力參差不齊,需要確保研修機會。

  

教科書中關於編程的內容

 

       日本文部科學省328日公佈的教科書審定結果顯示,合格的149部小學教科書中,有6個學科的50多部教科書中有編程教育相關內容。數量達到了2018年度審定的現行教科書的近2倍。

 

       日本小學的編程教育從2020年度成為必修內容。主要在正多邊形的作圖(小學5年級算數)及電的性質和移動(小學6年級理科)等單元學習。此次審定除了這些科目外,還有的教科書在國語學科中涉及編程內容。

 

       一部小學6年級國語教科書作為編程思維介紹了將複雜的課題細化思考的方法。以垃圾問題為主題,分成數量多有人亂扔垃圾等課題,舉例介紹了尋找各個問題解決方法的過程。

 

       還有一部小學5年級的國語教科書選取了考慮編寫下雨天提醒人們帶傘的程式的程式員的文章。這一內容讓人思考利用編程解決身邊的課題及社會問題的意義。

 

       2020~2022年度小學初中高中導入的學習指導要領重視編程等資訊利用能力,認為這是作為學習基礎的資質和能力。目的之一是強化被指存在不足的數位人才的培養。各教科書公司也意識到了這一國家方針。

 

       當前,學生的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日本文科省2022年調查的結果顯示,具備高二最高等級的可以設想程式執行結果並修改的能力的學生有9.7%,而不會給文件命名並保存的學生有16.1%。

 

       有編程專業知識的教師很少,如何共用有效的指導方法成為課題。文部科學省為了提高教師的技能,將加快建立與民營企業合作開展研修和提供授課支援的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