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哪最離不開外國人?

2018/08/09


  由於日本嚴重短缺勞動力,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正持續增加。2017年,日本的外國勞動者達到127萬人,5年時間裏幾乎翻了一番。包括單純體力勞動者在內,日本政府已決定廣泛接納外國勞動者。那麼,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如今分佈在哪些縣、哪些行業、有多少人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察數據後發現,日本對外國人依存度最高的是廣島縣的漁業,已經達到每6個人中有1人是外國人的比例。

    

廣島縣吳市的牡蠣養殖架(2018年7月22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利用國勢調查(相當於日本的人口普查)和勞動力調查等的政府統計資料,按照行業和都道府縣調查了對外國人的依存度。本次調查獲得了三菱日聯研究諮詢公司的協助。

           

  2017年,日本全國範圍內外國勞動者的佔比約為50分之1。根據國勢調查,在廣島縣從事漁業的外國人截至2015年達到573人,每6個人中就有1人是外國人。尤其是勞動力短缺嚴重的牡蠣養殖業,來自中國和菲律賓等國的技能實習生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從漁業來看,高知縣每12名從業人員中就有1人是外國人,對外國人的依存度較高。在高知縣的301名外國漁業人員中(2015年),印度尼西亞人佔絕大多數,為296人。高知鰹魚漁業協同組合表示,「如果沒有印度尼西亞的技能實習生,鰹魚捕撈將無法維繫」。

       

  在農業領域,茨城縣對外國勞動者的依存度最高,達到每21人中有1名外國人的比例。該縣的農業政策課表示,「要收穫白菜和菠菜等露天生長的蔬菜費時費力,勞動力短缺成為課題」。有來自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的約3700名外國人在茨城縣從事農業。

         


                       

中國技能實習生(紅色衣服)在牡蠣養殖架前工作(2018年7月24日,廣島縣吳市)

      

  在製造業方面,外國人依存度排第1的是岐阜縣,每18名製造業從業人員中就有1人是外國人。很多巴西人和菲律賓人在當地的汽車相關、工具機、食品工廠上班。排第2位的是島根縣,19人中有1人是外國人。有來自中國、越南、巴西等國的勞動者在縫紉和電子零部件工廠上班。島根縣勞動局透露,在年輕勞動力較少的地方「由於招聘中老年人存在極限,越來越多企業前來諮詢如何招聘外國人」。

         

  此外,還出現了訪日外國遊客吸引外國勞動者的情況。對比雷曼危機後的2009年和2017年的外國勞動者人數,依存度提高最明顯的是沖繩縣。沖繩縣在2009年 「363名勞動者中有1人是外國人」, 到2017年增加至「95人中有1人」,增幅達到3.8倍。

 

            

  隨著到訪沖繩縣的外國遊客增加,翻譯以及能講外語的工作人員的需求也出現增加。一家沖繩縣內的酒店表示,「要接納外國遊客,僅憑日本人無論如何是不夠的」。此外,沖繩當地的娛樂設施等不斷開業,在建築行業工作的外國人也在增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