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年均勞動時間3年縮短100小時

2021/08/18


       日本人的年均勞動時間大幅減少。2020年每人平均勞動時間為1811小時,比3年前減少116小時。在日本引入加班上限規定等一系列勞動方式改革措施啟動之後,又趕上了新冠疫情,勞動時間大幅縮短。以青壯年群體為中心,長時間勞動者正在減少。今後高效勞動方式能落實到什麼程度將成為焦點。

 

 

       日本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顯示,2020年平均勞動時間比上年減少58小時。除了疫情導致企業活動停滯之外,由於遠端辦公擴大等原因,勞動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項調查以家庭為對象實施,能夠掌握一些為多家企業工作的人員的情況。由於回答的人是勞動者一方,所以一般較難體現在數據中的「無償加班」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來。

 

       2020年日本勞動時間的減少速度比疫情前加快。2017年僅比上年減少5個小時,2018年減少25個小時,2019年減少32個小時。這也可以説是日本通過勞動方式改革逐漸糾正長時間勞動的結果。

  

居家辦公的日本人

  

       日本政府2017年制定了《勞動方式改革實行計劃》,2018年通過了相關法規。2019年以後,陸續引入了附帶懲罰條例的加班上限規定等。其背景之一是過勞導致自殺事件不斷發生,引發了輿論批評。

 

       長時間勞動的人也減少。2020年每週勞動60小時以上的日本人有360萬人,比2017年減少了157萬人。按年齡段來看,4044歲的減幅最大,為30萬人。其次是3539歲,為24萬人,4549歲為21萬人。按性別來看,男性減少137萬人,降至297萬人,女性減少20萬人,降至63萬人。

 


 

       目前日本的勞動時間正在小幅增加。202116月的月均勞動時間比上年同期多1.1小時。按年換算,同比增加近13小時。與2020年減少58小時相比,增幅較小。

                                         

       日本Recruit Works Institute對同一人群進行追蹤調查的數據也表明,長時間勞動顯著減少。2544歲的正式員工2016年每週勞動60小時以上的人當中,有78.5%的人2020年勞動時間減少了1小時以上。53.1%的人減少了11小時以上。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在受到新冠疫情打擊的2020年, 7個主要已開發國家的勞動時間均有減少。曾實施嚴格封城的英國減少了170小時。法國也減少了109小時。勞動時間連續3年兩位數減少的只有日本。

 

       據日本內閣府統計,日本雇用者名義報酬3年增加了3.8%。勞動時間減少並不一定會導致收入減少。面向新冠疫情後時代,不僅要削減冗余的工作,還要摸索單位時間內附加值高的高效勞動方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