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日本爭奪外國勞動者之時
2021/08/26
對日本國內産業不可或缺的外國人才出現「遠離日本」的隱憂。雖然日本現在是受歡迎的移居地,但如果亞洲各國的經濟順利發展,在日本工作的魅力就會減小。還可以預想到日本會與面臨人口減少的中國發生人才爭奪。日本對接收移民持否定態度,以援助發展中國家名義接收人才的技能實習制度在人權方面也受到強烈批評。日本能否繼續成為被外國人才選擇的國家存在疑慮。
「吸氣~呼氣~」,8月在埼玉縣草加市的看護設施,一名22歲來自越南的技能實習生指導8名被看護者做體操。她大約2年前剛來日本時連説日語都很困難,現在已經能夠負責指導後輩職員。這名技能實習生説:「技能實習結束後,也想繼續在日本工作」。
外國勞動者因疫情影響無法入境
運營這處看護設施的Care Support從2019年開始錄用越南等國的年輕人。以技能實習和特定技能的居留資格在日本工作的有13人。但受新冠疫情影響,計劃錄用的人無法入境日本。該公司的負責人嘆息説:「看護設施長期面臨人手緊缺的問題。希望能儘快接收人才,但……」。
![]() |
熟悉外國人雇用狀況的杉田昌平律師指出,「1990年代以後,日本高中畢業就工作的人大幅減少,一直用外國勞動者填補空缺」。在日本,1990年高中畢業就工作的人約有60萬,到2020年降至3成,只有約18萬人。日本政府雖然對以永住為前提的「移民」態度慎重,但不斷擴大接收外國的非熟練勞動者。
日本1990年頒布的出入國管理法修訂版設立了「定住者」居留資格,來到日本的日裔巴西人等增加。1993年日本制定了技能實習制度,以把在日本學到的技能和技術用於發展中國家的名義,從亞洲接收了非熟練勞動者。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1993年包含非法就業在內,估計有大約60萬名外國勞動者,2020年增至約172萬人。
截至2020年底,日本的技能實習生大約為37.8萬人。受新冠疫情影響,過去一直增加的技能實習生停止增加,但仍為5年前的約2倍。技能實習生就業的行業也增加,即使實習期結束,如果把居留資格更換為「特定技能」,就可以繼續在日本工作。人口大約為4000人的長野縣川上村在農忙期有大約700名外國人在這裡工作。外國勞動者是支撐日本經濟的重要力量。
但日本能否在中長期確保外國人才仍不明朗。
被指存在「強制勞動」問題
據杉田律師介紹,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國際人口遷移理論」認為,經濟增長和移民動向的關係是這樣一個過程:(1)隨著國家發展,移民海外的情況增加;(2)國家進一步發展,移居到其他新興國家的吸引力降低,流出人口減少;(3)移居到已開發國家的吸引力也降低,從國外流入的移民人數超過本國的流出人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的報告分析稱,如果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2000美元,移民到新興國家的人數就會減少,每人平均GDP到7000美元左右時,移民到已開發國家的人數開始減少。
中國曾是最大的赴日技能實習生輸出國,2013年中國的每人平均GDP突破了7000美元。就在這一年,從中國赴日的實習生轉為減少,2020年底降至約6.3萬人,比巔峰時減少4成以上。
![]() |
在看護設施工作的越南技能實習生(8月10日,埼玉縣草加市) |
越南取代中國成了最大的赴日實習生輸出國,2020年該國的每人平均GDP為2785美元。如果保持過去10年7%的年均增速,2030年代初越南的每人平均GDP將達到7000美元。再過10年左右,想要去日本的越南技能實習生將會減少。
有望成為「下一個越南」的技能實習生來源國是緬甸、尼泊爾等。雖然判斷依據是和日本的工資差距、人口等,但這些國家也有政治形勢等諸多不穩定因素。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是川夕(國際關係部部長)指出,「目前亞洲各國有很多人想來日本」。是川夕根據美國調查公司蓋洛普(Gallup)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指出作為移居目的地,2018年日本的受歡迎程度僅次於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排在第四位。日本尤其受到高學歷人士的青睞。
可能會對日本未來的人才供應産生巨大影響的是中國的動向。中國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3年達到最高之後持續減少,工廠等開始出現明顯的人手不足。國際移民組織(IOM)在2020年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從移民輸出國變為接納國」。
杉田律師預測稱,日本「最晚將在2025年以後,開始與中國爭奪外國勞動力」。
日本的技能實習制度一直被指存在拖欠工資、暴力、性騷擾等問題。「加班時薪只有300日元」、「一年只能休息幾天」,很多實習生紛紛抱怨待遇不合理。美國國務院在有關販賣人口的年度報告中批評了日本的技能實習制度。2021年版報告稱這種制度是「基於借債的強制勞動」。除了改善工資待遇等之外,日本還要讓實習生覺得「日本的勞動市場可以保護人權」並感到放心,這是人才爭奪戰的大前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