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動的日本人才立國(2)畢業證空洞化

2022/05/19


      日本年輕人的基礎學力似乎越來越低。鑒於這一點,日本大型機械製造企業久保田(KUBOTA)以技術崗位的新員工為對象,在作為機械設計基礎的材料力學、疲勞強度、材料與熱處理3個方面實施了「再教育」。

   

     實施「再教育」的契機是一線發出了擔心年輕人學力不足的聲音。2016年7月,久保田對360名入職10年以內的技術員工進行了測試,結果令人震驚。

  

    基礎知識欠缺

  

       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楊氏模量等基礎詞彙的理解和計算問題的正確率僅為22%。久保田急忙採取措施,自同年秋季起,在2年裏對所有人員共計實施了14次每次90分鐘的「再教育」,並將該措施引入新員工培訓中。

 

久保田以入職10年以內的年輕技術人員為對象進行了測試(2016年,堺市)

 

      9成的新技術員工是在名校研究所完成碩士課程的人。久保田人事總務本部長、專務執行董事木村一尋説:「研究所以尖端領域的研究為中心,這些員工可能已經忘了在本科初期學習的基本知識」,但另一位人事相關負責人則透露:「對於上一代人來説,掌握這些知識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企業開始實施的「再教育」,其實已經在學校裏成為普遍現象。

 

      進入日本的大學已在事實上處於全入學狀態,綜合型選拔(AO入學考試)、學校推薦型選拔(推薦入學考試)、減少考試科目等減輕入學考試負擔的舉措越來越多,希望提高升學成績的高中對此採取了迎合態度。在大學裏,學力達不到高中水準的學生增加,補課已成為常態。Benesse Corporation的調查(2016年)顯示,日本35%的大學生有過補課經歷。

    

       在日本被稱做教育困難學校的高中,「再教育」更加嚴重。日本的私立高中橫芝敬愛高中(千葉縣橫芝光町)的白鳥秀幸校長每週設4節從九九乘法表、漢字聽寫及日本地理等小學內容開始重新學習的「多基礎」課程,來幫助學生。

    

      「不少學生在學習初期受挫,就連九九乘法表和ABC的讀法都很奇怪,就上了高中。由於聽不懂課而不願意上學,導致不走正道。重新學習有利於指導學生」。

  


   

     日本的義務教育3月底學年結束,不管孩子理解程度如何都能升級,是「履修主義」,擔心留級可憐。

 

  面臨「七五三」現實

   

      結果造成了「7成高中生、5成初中生、3成小學生跟不上課」(戲稱七五三)的情況。也有調查結果表明,斷言自己學校沒有充分掌握小學學習內容的學生「幾乎沒有」的中學校長只有2.3%,12.5%回答「有3、4成以上」。

    

       日本教育過度「履修主義」的浸透産生了從小學到大學都很輕鬆畢業的文化。乍看上去好像孩子很優秀,但沒有掌握必要的能力就走向了社會。由於不關心教育成果,因此學校都過得很舒服。「再學習」的普及也意味著對這種學校文化提出了異議。

    

      在日美共有50年教學經驗的原國際基督教大學校長鈴木典比古指出「本來制度保證的能力成了空架子」,主張應該保證學習的品質,指出應該掌握的能力沒有掌握,畢業證書就變得空洞,學校制度的可靠性受到動搖,但學校卻缺乏危機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日經中文網)橫山晉一郎、中丸亮夫、嶋崎雄太、下川真理恵、小柳優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