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繼無人的日本中小企業將家業託付「外人」
2023/10/05
日本有很多企業經營者開始將多年來堅守並培育起來的家業交給第三者。越來越多的企業因為缺少接班人而倒閉。於是經營者寧願將家業託付給他人,脫離家族繼承,也不願意讓傳統技術或技藝斷絕。要順利繼承並使業務發展下去,委託人和受託人之間的信賴關係不可或缺。
![]() |
葛城酒造的第4代傳承人久保伊作(右)與代表董事谷口明美(奈良縣御所市) |
位於奈良縣御所市的葛城酒造擁有130多年的歷史。2022年12月在兼做釀酒設施的自家一個房間裏,第4代傳承人久保伊作(68歲)在合同上簽字,把全部股份轉讓給了以前在保險公司工作的谷口明美(53歲)。久保回憶道:「能把家業留給後世,我總算鬆了一口氣,同時也覺得有了新的開始」。
葛城酒造的主力産品是採用從室町時代延續下來的傳統工藝釀造的濁酒,以及純米吟釀清酒「百樂門」。由家族世代經營,曾在評鑒清酒品質等日本全國性品鑒會上獲得過最高獎項。
久保伊作自幼就近距離看著祖父和父親的工作。對這份家業也十分留戀。但有借款需要償還。他做好了關門的心理準備:「就算勉強讓子女繼承也幹不下去」。2020年的時候久保遇見了谷口明美。後來,因為喜歡當地酒而在其他酒窖學習過的谷口提出接手久保的家業。「雖然也有過猶豫,但感覺到了對方的真心實意」。
谷口明美一邊擔任代表董事,一邊作為釀酒學徒,在久保伊作的指導下努力學習。在前往東京拜訪客戶的新幹線上,久保毫不吝嗇地向谷口介紹了與客戶的關係及其人品等。谷口下定決心:「他是真心把家業託付給我。我要釀出得到認可的清酒,儘快獨當一面」。
日本中小企業的經營者老齡化問題和缺少接班人問題非常嚴重。帝國數據銀行的統計顯示,2022年年銷售額不滿1億日元的企業的社長平均年齡為61.8歲,比1990年增加9.4歲。在所有企業中,缺少接班人的比例為57.2%。2022年度由於找不到接班人、社長生病或死亡導致業務停滯等原因而倒閉的企業為487家,達到歷史最高水準。
另一方面,從接班候選人來看,「非同族」的比例最高,達到36.1%,首次超過了「子女」(35.6%)。由於少子化和價值觀的多樣化,日本「繼承家業理所應當」的觀念淡化,這也被認為是影響因素之一。
在經營者和立志創業的個人之間架起橋樑的動向也很活躍。
教培機構「稻門升學Seminar」的特點是,以指導過7000多名學生的業績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目標制定課程等。2022年春季,經營該機構約半個世紀之久的山本孝之(80歲)將其移交給了曾作為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的隊員在海外擔任過教師的岡田琴裏(30歲)。
山本説:「我知道自己體力有限,快迎來終點了」。在日本政策金融公庫的推薦下,山本在事業繼承項目中進行登記,被介紹了岡田琴裏。
日本政策金融公庫從2019年開始從日本全國約150家支店收集紮根在地方經營業務的企業事業繼承相關資訊,開展M&A(併購)相關服務。2022年度的簽約量達到43個,是上財年的2.2倍。
如果越來越多擁有珍貴技術和技能的企業倒閉,可能會動搖地方經濟的基礎。事業繼承扶持室長井上和則表示:「如果沒有人繼承,很多經營者會關停業務。希望積極挖掘有意願挑戰的人」。
日本政策金融公庫要求經營者和希望繼承者互相提出所有條件,還確認有無繼承期限等,以防止糾紛。設置專門的負責人,多次與希望繼承者面談,也是為了摸清人品及意願等。
只是更換經營者,事情並未結束,而這只是第一步。日本立教大學的中原淳教授表示:「要想順利繼承事業,被繼承人和繼承人的信賴關係至關重要。需要大家共同了解優勢和課題,制定發展事業的切實計劃」。
在日本中小企業廳2022年修訂的指南中,將順利繼承企業定義為「亟待解決的課題」。據該廳估算,到2025年超過平均退休年齡——70歲的中小企業經營者約為245萬人,其中一半以上的127萬人還沒有找到繼承人。
![]() |
日本政府通過設在所有都道府縣的「事業繼承和接班扶持中心」為這些人提供支援。近年來,扶持中心配置了金融機構出身者作為協調員,強化發掘新增項目。通過扶持中心,2022年度實現事業由第三方繼承的有1681項,比上財年增長11%,創歷史新高。
通過網際網路給賣方和買方搭橋的仲介也越來越多。日本中小企業廳與3家大型仲介公司合作,希望擴大事業繼承的可能性。如果到扶持中心洽談的企業提出要求,可以在不公佈企業名稱的前提下共用資訊,招募希望繼承事業的買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宮田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