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雇不到便宜外國人了
2023/11/03
由於日本的人手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外國人才的存在感增強。以很難招到日本人的行業為中心,錄用外國人的需求強烈。在日本,外國技能實習生的平均工資已達到10年前的1.4倍,與日本年輕人的差距縮小。今後隨著新興國家的工資上漲,海外年輕人期待的工資水準也會提高。如果日本不提高生産效率,在國內推進加薪,將難以確保人才。
10月上旬,埼玉縣的一處住宅建築工地,來自越南的陶曹春(音譯,22歲)正在向天花板及牆壁的空隙注入隔熱材料。他2022年春季以技能實習生的身份來到日本。據稱,月收入超過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761.80元),給父母匯款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857.08元)。
![]() |
他的工作單位是專業建築企業fuji-material(位於埼玉縣春日部市)。該公司從2015年開始錄用技能實習生,目前18名員工中有5名外國人。社長大久保健二説:「日本年輕人不想來幹辛苦活。如果沒有外國人,工作就沒法幹了」。據稱外國人的報酬與日本員工同等,一名已轉成「特定技能」在留資格、工作5年的越南男性有時可以拿到近4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523.60元)的月薪。
在日本,外國人才的工資水準正在提高。日本國際人才協力機構(原國際研修協力機構)統計的2012年技能實習2號資格(第2~3年)的平均工資為12.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01.87元)。日本政府自2019年開始發佈外國勞動者工資統計數據,2022年的工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顯示,技能實習生的基本工資為17.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8689.07元),增加了4成。
技能實習生的平均工資為日本高中畢業生起薪的98%,還要另加手續費
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的調查顯示,在技能實習生中,大學畢業生佔15%,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專門學校畢業生等佔8成以上。把實習生的平均工資與日本高中畢業生的起薪相比較,10年前為76%,最近為98%,差距大幅縮小。
![]() |
雇用技能實習生的企業除了支付工資外,還需要給實習生接收窗口的「監理團體」支付手續費(監理費)。根據日本入管廳等的調查,如果在平均工資(包括加班費)的基礎上加上每月的手續費,技能實習生的薪資水準跟日本高中畢業生在25~30歲年齡段的薪資基本相同。這一年齡段也正是在日本的技能實習生的平均年齡。
熟悉技能實習狀況的日本東海大學教授萬城目正雄解釋説:「過去實習生就業的行業多是工資水準低的紡織業等。最近10年,擴大到了製造業、建築業等工資比較高的行業,導致平均工資上漲」。在日本的製造業和建築業工作的人中,外國人分別佔到4%以上和2%以上。
此外還受到日本少子化和大學升學率上升的影響,在現場工作的日本年輕人不斷減少。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調查,2022年大學畢業的就職者約為44萬人,比30年前(約35萬人)增加了2成以上。與之相對,高中畢業的就職者2022年約為15萬人,減為30年前(約60萬人)的4分之1。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2024年畢業的高中生的求人倍率為3.5倍,超過泡沫經濟期。
![]() |
在建築工地工作的越南籍技能實習生(10月10日,埼玉市) |
萬城目正雄教授説:「尤其在地方城市,在當地企業就業的日本年輕人減少。如果包括手續費,(外國人的)人工費很高,但沒有外國人不行」。
由於人手短缺,技能實習生的工資不斷上漲,但為何日本高中畢業生的起薪卻沒怎麼漲?支援企業招聘高中畢業生的諮詢公司獵犬研究所(大阪市)的澤田晃宏社長解釋説:「資訊量的差異巨大」。
技能實習生等通過社交網站等交流資訊。如果招聘時的待遇低於各行業及各地區工資行情,就招不到人。而面向高中生的招聘資訊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在網上公開,能夠登錄的只有高中老師和學生。澤田社長説:「企業不了解其他公司的工資水準,難以形成競爭」。
在日本,擁有專業技術和知識的外國人才的工資水準更高。2022年薪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數據顯示,「專業和技術領域」外國人(平均31.9歲)的基本工資為29.9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621.38元),高於同齡的30~34歲日本人的28.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713.64元)。
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今後工資水準還會提高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未來推測人口顯示,2050年日本18~34歲人口為1569萬人,比2023年減少26%。需求越來越高的外國人才的人工費將上漲。原因是各勞務輸出國的工資水準會隨著經濟增長而提高。
![]() |
赴日技能實習生數量最多的3個國家中,越南2022年的平均月薪為320.9美元(約合人民幣2344.59元),比2012年(179.5美元)增長約8成。印度尼西亞為181.2美元(約合人民幣1323.90元), 是2012年的1.2倍。2021年的菲律賓為315.3美元(約合人民幣2303.67元),是2012年的1.3倍。
隨著新冠疫情下的入境限制的影響消除,實習生等來到日本數量為過去最高水準。雖然目前與日本的工資差距仍很大,但如果新興市場國家的工資上漲,到日本工作的吸引力可能會減弱。日本需要創造讓日本人和外國人都歡迎的工資和勞動環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覽具雄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