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炯:淘寶深挖6億農民需求
2016/03/25
用戶人數達到4億人、商品數量達到11億件……,中國的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僅靠自己的平臺就構築了一個膨大的「商圈」。「除了法律禁止的商品均有銷售」。發達的支付系統將消費者和企業連接起來。作為電商的領軍人物,阿里巴巴如何看待消費大國的增長前景呢?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阿里巴巴副總裁孫炯進行了專訪。 (注: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
![]() |
孫炯:以前網購是為了買更便宜的東西。現在隨著中産階層的增加,很多人對高品質和新商品的需求出現增強,市場迅速增長。消費者的年齡段從10幾歲到60多歲,但最活躍的還是20~30歲。2015年雙11一天的銷售額就有910多億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而2年前的雙11銷售額僅為370億元。
記者:您感覺中國經濟發生了什麼變化?
孫炯:現在的中國經濟無法以一個國家為單位進行總的評價。中國經濟仍在增長,但現在正處在去除「贅肉」、鍛鍊肌肉的結構改革階段。重要的課題是將經濟增長模式從出口導向型轉為內需拉動型。雖然中國的增長速度正在放緩,但是增長潛力依然巨大,因為中國和已開發國家相比,國內的地域差異巨大。
國際戰略是阿里巴巴的戰略之一,將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國外的優質商品帶給中國的消費者。實際上,阿里巴巴海外商品的銷售額正在迅猛增長。另一個戰略是挖掘內需,開拓農村地區的需求。「農村淘寶戰略」是指建立縣級和村級服務站,從我們公司向當地派人,將當地的年輕人培養為淘寶合夥人,挖掘此前基本與網路無緣的農民的消費需求。
農村沒有大型的購物中心,有錢也買不到的情況抑制了消費。但中國的物流已經十分發達,只要有手機,就能上網買到各種各樣的商品。農村的購物環境也通過電商得到了極大改善。
記者:如果農民對購物態度積極,那麼消費將進一步增長。
孫炯:中國有6億農民。如何將這些農民發展成消費者?而且還要滿足中産階層安全、安心、優質的商品需求。我認為消費將成為中國下一個增長點。中國的電商增長率高於GDP的增長率。即使GDP增長率維持在6.5%,從金額來看也十分龐大。
記者:農村的收入較低,能夠縮小與城市間的巨大差距嗎?
孫炯:日本過去也存在貧富差距,在克服這一問題上,也是花了很長時間。農村城鎮化存在上限,而如何防止農村空巢化才最為重要。之前農村的生産效率低,但現在地裏種的都是高附加值作物。如果年輕人留在農村好好賺錢而非外出打工,最終將全部轉為消費力量。因為年輕人在農村就可以做各種生意。阿里巴巴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在2019年之前建立10萬個鄉級服務站。專登出售農産品。
以網際網路為武器掀起資訊革命的阿里巴巴(杭州總部) |
孫炯:把需求與供給聯繫在一起,就能進一步拉動消費。以往的實體店在賣東西時根本不知道誰會在什麼時候來買什麼,沒有什麼數據可言。通過對4億人的網購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哪兒會有客戶需要什麼。用戶搜索商品時,我們的網頁會出現相關商品的廣告,積極推動消費者購物。
記者:支付寶也在日本的一些店裏得到了普及。
孫炯:比如你立即需要現金。旁邊不認識的人如果有支付寶帳號,你就可以向對方轉帳500元,然後從那個人手裏換來500元現金。省去了找自動提款機的時間和手續費。現在我身上幾乎不帶現金。
大數據可以算出個人的信用指數。通過住所、購物習慣等各種資訊,可以評判這個人的信用情況。如果沒有長時間的購物數據積累,是無法算出信用指數的。
記者:今後的目標是什麼?
孫炯:目標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也是阿里巴巴的使命,我們要掀起一場以網際網路為武器的資訊革命。在全球能夠為各種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幫助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夢想。希望到2020年全球用戶達到20億人。
孫炯
1969年出生於上海。2007年進入阿里巴巴集團。作為馬雲的左右手,負責阿里的海外戰略等工作。曾擔任阿里巴巴日本業務部總經理等職務。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