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收購再遇阻 德當局反悔撤銷批准

2016/10/25


       德國半導體製造設備企業Aixtron於10月24日發佈消息稱,此前已獲德國當局批准的中國投資基金收購案被啟動了重新審查。德國當局推翻一度批准的收購案實屬罕見。在德國政府內部,著眼中國企業等的收購,有意見認為應出台防止外資收購國內高科技企業的措施。為此,當局有可能轉向了慎重批准收購的姿態。

       Aixtron今年5月同意接受中國福建晶片投資基金(FGC)的收購。FGC計劃通過德國子公司實施TOB(公開要約收購),以6億7000萬歐元收購Aixtron的全部股權。Aixtron的管理層也表示贊同。目前,FGC已經取得該公司約65%的股權。

       Aixtron於9月8日獲得了當局對收購案的批准。但該公司10月24日透露,21日接到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通知,內容為取消批准,啟動重新審查。

       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經濟與能源部發言人24日針對此次重新審查避免了直接評論,但解釋稱「副總理兼經濟與能源部長加布里爾此前指出,必須考慮如何應對並未放開收購的國家的做法」,暗示原因是由中國企業發起收購。

       Aixtron在發光二極體(LED)的成膜設備領域具有優勢,在德國和英美擁有研究開發基地。即使進入FGC旗下,這些基地仍將保留,管理層也會繼續任職。

       中德兩國曾被認為在經濟上處於蜜月關係,但進入今年後,由於中國企業相繼發起對德國有代表性的製造業企業的收購,德國不斷出現擔憂技術外流的聲音。

       中國家電廠商美的集團今年5月宣佈收購工業機器人廠商德國庫卡之際,加布里爾曾表示期待歐洲企業發起競爭性收購。但並未出現競爭企業,美的取得了庫卡股權的9成以上,最終德國當局也批准了收購案。不過,在德國産業界仍存在不滿,認為「中國方面保留了本國企業難以被收購的機制,卻在大肆收購外國企業,這很不公平」。

       在德國國內,以加布里爾等人為中心,為了將具有競爭力的技術和就業機會留在國內,一直在強調有必要提高外資收購德國企業的門檻。這種呼聲正在加強。

       10月有報導稱,中國半導體廠商已啟動收購世界第2大照明企業德國歐司朗(OSRAM)的談判。有分析認為,為實現增長德國企業方面希望獲得充裕的中國資金,但由於中國企業持續發起收購攻勢,德國國內形成了警惕感易於加強的環境。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法蘭克福 加藤貴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