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中國海外收購起摩擦

:中國海外收購起摩擦

2015/12/29

PRINT

  迅速邁向「大國」的中國也在世界上引發摩擦。自主的行為原則與現有的國際秩序不相容,在經濟減速局面下的經濟改革時而動搖市場。中國的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籌集3000億元左右。缺少資金就會錯失收購良機」,在世界高科技産業被稱為「餓虎」的趙偉國在北京的辦公室裏如此侃侃而談。

  趙偉國是清華大學出資的紫光集團的董事長。今年夏季,提出以230億美元收購世界第3大DRAM廠商美國美光科技。9月決定向美國硬碟驅動器(HDD)巨頭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出資15%。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
  目的是「合法獲得智慧財産權」。趙偉國表示資金的一半來自以國有保險公司為中心的國內投資者,其餘為過去通過房地産業務等賺到的利潤和銀行貸款。在2年前涉足的半導體領域,紫光力爭成為僅次於美國英特爾和南韓三星電子的世界第3大廠商。

  中國製造業1~11月對外直接投資額比上一年同期增長95%,達到118億美元。在整體上,今年首次超過吸引外資額,中國整體有可能成為直接投資的輸出方。而目標是尖端技術和高級品牌。

  在俄羅斯的療養勝地索契,10月中旬舉行了F1大獎賽。世界第5大輪胎企業義大利倍耐力(Pirelli)首席執行官(CEO)馬可·特隆凱蒂•普羅維拉露出笑容。這是因為對F1的輪胎獨家供應權已確定延長至2019年。

  被稱為「輪胎行業的普拉達」的倍耐力3月決定接受中國國有化學巨頭中國化工集團的收購。收購資金71億歐元的一部分由中國人民銀行通給予了支援。

  在倡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作為國家政策進入世界的中國企業也引發了政治性摩擦。澳大利亞政府11月以「違反國家利益」為由,否決了中國2家公司對該國牧場經營企業的收購。此外,台灣當局也否決了中國大陸電影企業高層對台灣電視臺的收購。

  憑藉大規模投資進入世界市場的行動引發的擔憂也在擴大。

  在電視液晶面板領域排在世界第5位的京東方科技集團(BOE)12月2日在安徽省合肥舉行了最尖端工廠的開工儀式。在面板行情惡化的背景下,將在3年裏投資1千億元,在國內建設3家工廠。該公司董事長王東升充滿信心地表示,「如今正是成為世界第1的良機」。但中國曾遭遇痛苦的經歷。

  2000年代中國曾相繼誕生新興光伏電池廠商。全球份額一度超過7成,但不顧一切的增産招致了嚴重的供應過剩,不僅是走在前頭的歐美,中國也相繼出現經營破産。如果液晶面板重蹈光伏電池的覆轍,還將對日韓台的競爭對手造成嚴重影響。

  具備資金實力的中國企業和世界的摩擦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0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