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面孔——硬體新創企業之都
2016/12/07
中國廣東深圳的硬體新創企業(VB)正在快速成長。繼全球最大的小型無人機企業深圳大疆創新科技(DJI)之後,向全球推出「教育機器人」等特色企業也接連湧現。深圳是電子産品工廠的聚集地,擁有巨大的製造業供應鏈,這一優勢吸引了海外的關注。深圳曾作為世界工廠聞名於世,現在又開始有了被稱為創業之都的新一面。
![]() |
創客工場面向小學生銷售的教育機器人(深圳市) |
在100個國家銷售
深圳市創客工場科技公司主要針對小學生開發「教育機器人」,在電路上安裝金屬積木、電子模組和輪胎等零部件組裝成機器人,使用簡單的編程驅動。
通過增加零部件和改編程式,用戶可利用「教育機器人」學習機器人原理。這種機器人在歐美國家的小學受到好評,目前已在大約100個國家銷售。雖然創客工廠2012年才成立,但該公司2016年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4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並得到美國大型風險投資基金的融資。該公司信心十足地表示「我們的對手是樂高」。
隨著被劃為經濟特區,深圳從1980年代開始經濟起飛。這裡匯聚了華為技術和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等大企業。當前,新創企業正作為新興勢力崛起。據深圳市介紹,該市2015年底的中小企業數量約為112.5萬家,同比增長了33%。
![]() |
華強北能買到幾乎所有電子零部件(深圳市) |
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硬體新創企業。矽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主要從事印刷線路板的訂製服務。客戶只需在網上向該公司發送訂單數據,簡易的線路板僅需4~6天就能完工,10張只要9.9美元,價格十分便宜。承包小批量生産的企業比較少,因此海外的訂單蜂擁而至。
深圳為何成了硬體新創企業的搖籃?有一個地方可以充分詮釋這一點,那就是華強北電器街,其規模達到日本東京秋葉原電器街的30倍。深圳市內工廠製造的産品和零部件在華強北流通,液晶面板和發光二極體等幾乎所有電子零部件在這裡都能買到。正是這種供應網支撐著創業者們,培養了大疆等實力企業。
針對希望開發新産品的創業者,深圳還在建立能輕鬆生産樣品的「創客空間」。目前市內有200處,擁有雷射切割機和3D列印機等最新設備。每月繳納200元左右的會費就可以自由使用。
吸引全球創業者
如此優越的環境還吸引了海外的創業者。「這種什麼都能買到的環境在全球獨一無二」,來自美國的喬·胡德(音譯,19歲)為了創業,在2016年夏季特意搬到了深圳。
美國矽谷式的創業扶持在深圳也開始擴展。美國硬創加速器HAX正提供一項扶持方案,在深圳向硬體創業企業平均每家投資10萬美元,並派遣工程師等專家到企業指導4個月。自該公司2011年成立以後,已有160家企業接受其支援。
在HAX的扶持下,美國人尼桑·盧勒(音譯,27歲)開發了微型水刀切割機「Wazer」的樣品。這款水刀小到能夠放到桌上使用,目前已經面向美國的學校等開始接受定單。
據悉,截至2016年9月,中國對新創企業的投資額已接近3萬億日元,超過2015年再次刷新紀錄。在投資額上是僅次於美國的「創業大國」。
雖然深圳掀起了創業熱潮,但當地的經濟增長開始出現減速感,原因之一是人工費的暴漲。深圳2015年的最低工資標準在5年內翻了一番。不僅鴻海的工廠正在裁員,很多其他企業也遷出了在深圳的生産基地。深圳政府積極宣傳「創業之都」的名號,但這也是意識到危機的一種體現。
在中國,倣冒品侵權等問題堆積如山。深圳的新創企業要想蛻變成全球性企業,必須要克服這些問題。如何才能實現全球通用的技術創新?深圳硬體新創企業的成長或將影響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方向。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阿曾村雄太 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