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生:克強總理是江淮與大眾的媒人
2018/01/09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東生日前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講述了江淮汽車與德國福斯實現合資的背後故事以及新能源車等該公司的未來戰略。
記者:您怎麼看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
![]() |
王東生 |
王東生:現在整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一個變化,從規模化開始向品質化進行轉變,追求規模和速度的時代正在被追求品質和新能源的一個新時代所替代。無論是節能環保還是駕乘性上來講,還是從未來智慧化的角度來講,電動車肯定比燃油車好,現在只是方便性還不夠。比如説充電的方便性問題,當然國家現在整個都在佈局這個充電的網路,一旦可以達到與加油同樣方便的時候,我相信新能源車必然取代燃油車。
除了特斯拉,國外的電動車沒有大面積地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國內主要還是中國國産的電動車。我估計是因為我們政府的支援力度非常大,使得我們在中國的本土品牌向市場的推進速度比較快一點。
從新能源車需求來看,早期,限號的城市為了避開限號而購買新能源車,但是從我們現在的數據統計來看,現在更大量地銷售的區域反而是在三四線城市。年齡稍長的、接近退休的,買回去代步用。這種消費者逐漸增多,説明現在普通老百姓開始接受電動車,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價格是有區間的,看購買什麼樣的車。小電動車補貼後的價格在5~6萬。
記者:江淮汽車在新能源車方面將採取怎樣的戰略?
王東生:新能源車是我們的戰略性産品,將來一定會是我們重要的支撐。
我們江淮汽車很早就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而且經過了七代的迭代研發,具備了相當的技術基礎,所以我們認為還是具有比較強的競爭力的。特別是我們的低成本優勢。中國目前的電動車主要還是有很多的國家補貼,而國家正在逐年的減退這個補貼政策,所以我們正在努力地通過技術進步降低電動車的成本。這裡有兩個因素,一個是本身技術上的突破,能夠使我們的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還有規模的拉動,當我們的産量達到一定的規模以後,其實電池的成本會很快地下降。
我們的目標是2020年使新能源車達到總産品銷量的30%,我們2020年總體銷量目標是100萬輛,那新能源車就是30萬輛。2020年新能源車的銷售目標是今年的10倍。關於雙積分政策,我們的積分會有剩餘,可以出售給別人。
記者:請您談談與德國福斯的合作
王東生:和大眾的合資起因是一個故事。2015年,李克強總理來參觀並看了我們的新能源産品以後,他就和我們的職工在一起聊天。他説(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我一起來的,你們和大眾公司之間有沒有合作的意願。我説如果能合作,當然是最好了。克強總理説,那我就和他們去説一下。因為大眾公司的董事長也隨梅克爾來了,所以克強總理就去説了這件事情。説了之後,他們就有人過來考察江淮,考察之後,雙方在一起交流的過程中就發現有很多確實可以值得合作的基礎,隨後就開始進入了「談戀愛」的期間,最後進入「蜜月期」,現在終於快要結婚,合資企業的證書一旦拿到,就算結婚了。所以説克強總理是我們的媒人。
我們和大眾的合作是對等的,只要是合資公司需要的,我們提供我們新能源車的所有技術。我們已經有的技術積累是可以投到合資公司裏去的。大眾也是同等的,所以我們叫技術對等。然後是市場對等,這是兩個對等。這就是和我們以往的合資公司最不一樣的地方。
和大眾合作的好處,首先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大眾畢竟是一個老牌的大企業,在汽車領域要比我們經驗豐富得多,所以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的東西非常多。通過合資初期的交往,我們都已經學習到了很多。包括在技術、品質管理、品牌影響方面都讓我們受益很多。當然,我們還可以借助大眾在歐美的影響力,讓我們儘快地走向全球,搭建一個很好的平臺。
記者:能進一步了解一下江淮的全球合作與海外戰略嗎?
王東生:和外國企業的合作,從資本層面就是和大眾。我們所有産品都是在全球化合作的背景下來發展的。我們的研發系統有大量的國外專家在我們這裡工作,第二我們在歐洲有我們的研發中心,日本也有,第三我們各個項目的合作都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已經分不出彼此了。
美國也是一個大市場,是我們一心想去的地方,仍然要講的是這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的産品必須要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要符合當地消費者的需要以後,我們才有可能進入。但是,我們在積極地準備,比如我們在墨西哥建有工廠,卡車在墨西哥當地很受歡迎。我們要在墨西哥建廠,除了當地的需求以外,就是要研究北美,特別是美國市場的特殊要求、法律法規,使我們的産品適應美國的需要。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土耳其、印度,歐盟國家還沒有正式進入。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爭取十年之內進入美國。
本文記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