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初創企業(1)獨角獸大潮滾滾

2018/10/29


  中國的初創企業正在持續增加。在經濟增長帶來充裕的投資資金、具備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等條件加持下,中國新興「獨角獸企業」(企業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的數量正在逼近美國。在中美摩擦中,中國的高科技産業顯示出了脆弱性。中國政府期待「獨角獸企業」能推動高科技産業發展。「紅色初創企業」的大潮有可能改變全球産業秩序。

      

  9月6日,美團點評的首席執行官(CEO)王興在香港自豪地宣佈港股上市。他表示中國人特別愛吃,將利用新技術,讓大家吃得更好。

    

美團點評的CEO王興(9月,香港)

         

  美團除了外賣配送服務之外,還運營餐廳和酒店預訂等生活相關網站,付費用戶在截至4月的1年裏達到3.4億人。在智慧手機結算已成為常識的中國,這家企業可以説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一個代表。

         

  美團9月20日上市後,總市值達到相當於日元的約5.7萬億日元,成為比肩本田和三菱商事的大型IPO。王興表示,力爭逐漸成為覆蓋用戶生活服務需求的基礎設施,計劃把籌集到的資金用於提升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技術。

         

  王興在美國留學時得知社交網站(SNS)興起,以2005年創立校內網(後更名為人人網)為開端,拓展網際網路業務。隨著2010年成立的美團成功上市,王興成為中國有代表性的連續創業者。  

    

  正在飛速發展的不僅是美團。進入2018年後,視頻網站bilibili在3月上市、小米7月上市、純電動汽車企業上海蔚來汽車(NIO)9月上市,大型IPO不斷湧現。

         

小米的CEO雷軍(7月9日,香港,Reuters)

        

  在中國,尋找股票和房地産以外投資對象的資金流入,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不斷誕生。美國分析機構CB Insights截至8月的調查顯示,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在最近3年裏激增至超過3倍,達到約70家。另一方面,美國約為120家,中國正在猛追。

       

  諮詢和投資公司「板谷工作室」的CEO板谷俊輔分析稱,「如果包括大型企業的分拆上市,(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將接近200家,超過美國」。

      

  中國4個「獨角獸企業」的搖籃

     

  日本僅有1家獨角獸企業,即從事AI開發的Preferred Networks公司。中日形成明顯差異。按地區來看,成為獨角獸企業「搖籃」的中國城市有4個,各自分別具有優勢領域。

 


        

  通過CB Insights的數據等推算,中國獨角獸企業最多的是北京,達到34家。在清華大學等知名高校所在的中關村地區,高科技企業聚集,美團和滴滴出行正是位於這裡。

   

  上海緊隨其後,有16家獨角獸企業,涉足個人間借貸仲介服務的陸金所等金融科技和生活相關企業均衡發展。

    

        

  浙江杭州有14家獨角獸企業。原因是阿里巴巴集團總部位於這裡。廣東深圳有6家,擁有在無人機開發領域領先的大疆創新科技(DJI)等,培育製造業的環境獲得好評。

    

  政府大力支援初創企業,也左右企業

           

  中國最高領導層2014年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推動了創業熱潮。

       

  9月17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考察了上海的初創企業深蘭科技。劉鶴指出希望你們取得更大成功,向深蘭科技表達了最大限度的讚譽。儘管該公司創立僅僅4年,但在利用AI的無人店舖領域形成優勢,與日本永旺建立了合作關係。  在中國,國家大力扶持個別企業對於初創企業也很明顯。

           

  面對不斷誕生強有力企業、正在迅猛追趕的中國,美國也有了危機感。美國對於中國以舉國之力吸收技術的姿態加強警戒,10月10日以涉嫌從事商業間諜活動為由查處了中國高官。

           

  一方面,和當局的密切關係也給企業帶來風險。8月,bilibili的APP一度被下架。監管部門認為部分視頻擾亂社會秩序。還有意見認為,為了克服中美高科技摩擦,中國應通過國有化控制具有技術實力的初創企業。

  

  儘管企業存續受到政府的左右,但中國每天仍新開業約1.6萬家企業。以「多産」為背景,中國的産業新陳代謝的勢頭將持續加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