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企業爭奪菲律賓LNG基地建設項目

2018/12/20


     在預計2024年國産天然氣田將枯竭的菲律賓,該國首個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基地的建設計劃被提出。力爭獲得訂單的東京瓦斯(Tokyo Gas)公司12月與當地大型發電企業FirstGen就共同開發LNG基地等達成協定。一方面,中國海洋石油集團與當地的大型石油經銷商展開合作。中日的企業以經驗為武器,在菲律賓展開訂單爭奪戰。

  

      菲律賓之所以加緊引入LNG是因為承擔該國22%電力需求的巴拉望島馬拉帕亞天然氣田預計將從2024年開始枯竭。

       

    

     據菲律賓能源部預測,到2040年國內的電力需求將擴大至2016年的3.7倍,達到5000萬千瓦。一方面,2017年發電站的各燃料發電佔比方面,煤炭佔50%、可再生能源佔25%、天然氣佔22%。今後天然氣需求必將擴大,如果國內的氣田枯竭將不得不從海外進口。

 

     注意到這一狀況的是Tokyo Gas和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兩家企業分別與菲律賓當地企業攜手爭奪訂單。

 

     「與擁有基地建設和運用經營的Tokyo Gas攜手,能夠實現LNG進口」,經營菲律賓最大電視臺和房地産公司的洛佩茲集團(Lopez Group)旗下的FirstGen公司社長Giles Puno12月5日宣佈該公司與Tokyo Gas就面向共同開發和運營LNG基地展開合作達成協定,在聲明中對前景充滿自信。

 

      計劃在位於馬尼拉南部約100公里處的八打雁省港灣沿岸建設LNG基地。FirstGen在這裡運營天然氣火力發電站。擁有約20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

 

      計劃首先在位於該發電站附近的LNG進口基地將進口的LNG(設想每年300~500萬噸)變成燃氣,然後供應給發電站。預計總投資額將達到7億美元以上。對運營基地的業務公司的出資比例方面,FirstGen佔8成,Tokyo Gas佔2成,估計中東卡達等國將成為候選原料採購地。

       

FirstGen運營的天然氣火力站

     

    

   希望獲得該訂單的Tokyo Gas於1969年在日本首次進口LNG,具有從天然氣田採購原料到向消費者供給等業務的經驗。計劃今後進一步擴大海外業務,Tokyo Gas希望具有採購權的LNG在日本國內出現剩餘等之際在菲律賓充分加以利用。

 

   Tokyo Gas聯盟的競爭對手是中國海洋石油和當地大型石油批發商菲律賓鳳凰石油公司(Phoenix Petroleum Phils. Inc.)的企業聯盟。中國海洋石油2006年建設了LNG進口基地,一直拉動中國的LNG業務。兩家公司6月展開合作,11月向當局提交了業務計劃。不過與Tokyo Gas方面不同,弱點是不擁有作為供給對象的天然氣發電站。

      


      

   另一方面,行業相關人士視為優勢的是該聯盟的政治實力。這不容小視,鳳凰石油的創始人黃書賢(Dennis Uy)與杜特蒂總統關係密切,同時杜特蒂總統對中國採取融合的政策。

 

   雖然關係性並不明確,菲律賓在11月的新增通信運營商招標之際,中國電信和黃書賢旗下企業的聯盟入選。掌握行政審批權的能源部部長阿方索·庫西(AlfonsoG. Cusi)針對此次通過與中國企業的聯盟建設LNG進口基地的方案表示,「正推進評估」。

 

   目前的局面是,圍繞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建設,中日競相提供支援。在日本的基礎設施出口強化政策中,LNG的進口基地建設是重點領域,菲律賓有可能成為最初的項目。如果Tokyo Gas聯盟接到訂單,預計日本國際合作銀行(JBIC)也將提供貸款。

 

   不過時間緊迫。要在2024年之前啟用基地,需要在2019年內開工建設。預計菲律賓政府將從基地建設的技術實力、LNG的採購能力、發電需求和迅速性等方面評估項目,在2019年上半年確定中標企業。

 

   能否提出降低影響電價的投資成本等具有可行性的計劃?圍繞能源領域的基礎設施出口,中日的攻防已拉開序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