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會迎來「重組多米諾」嗎?
2019/06/04
中國的鋼鐵行業重新開始展開重組。最大企業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和排在第9位的馬鋼集團6月2日宣佈推進經營重組。重組從近1年前開始浮出水面,主流觀點認為居第4位的鞍鋼集團也可能加入。旨在削減過剩産能的鋼鐵行業重組之所以近期取得進展,背景在於中美對立的激化和鋼鐵價格下跌。不過,由於涉及地方的權益,進一步的重組有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寶武和馬鋼兩家國有企業進行重組之後,新公司的年粗鋼産量將達到近9000萬噸。有分析認為,雙方計劃關閉馬鋼的老化設備,將生産轉移至寶武的最先進鋼鐵廠,提高業績。
此次重組在中國政府主導下自2018年起推進準備工作。2018年9月,寶武、馬鋼與鞍鋼一起組建了處理不良資産的公司。寶武董事長陳德榮在公司成立儀式上表示重組是推進産能削減的重要手段,促使鞍鋼和馬鋼接受重組。
兩個月後,宣佈了寶武旗下的寶山鋼鐵董事長戴志浩轉任鞍鋼總經理的人事調整。競爭企業中有聲音表示,「3家公司的經營重組合只是時間問題」。寶武本身也是由寶鋼集團和武漢鋼鐵集團于2016年合併而成。通過此次寶武和馬鋼的重組,向海內外顯示出此前停止的重組將再次啟動。
![]() |
如果鞍鋼加入兩家聯盟,三家企業的粗鋼産量簡單相加將達到約1.2億噸,超過歐洲安賽樂米塔爾,躍居世界首位。那麼,為何在這個時機再次啟動重組呢?
中國自2015年起轉向削減全年達到12億噸的粗鋼産能,通過淘汰虧損企業和打擊採用廢鐵的違法鋼材「地條鋼」等舉措,2016~2018年削減了1.5億噸産能。2018年的産量降至9億多噸。
![]() |
鞍鋼的煉鐵廠 |
中國政府認為仍存在産能過剩。工業和資訊化部官員強調稱,將推進老舊設施的整合與關閉,力爭進一步削減産能。居國內第6位的山東鋼鐵集團董事長侯軍也表示,政府要求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攜手推進改革,與民營的重組也是選項之一,「重組多米諾」有可能擴大。
鞍鋼是東北地區的代表性企業,全集團擁有16萬名員工,地方政府等對於重組有所抵觸。各家企業同樣都涉及到地方的權益,但很多觀點認為,「為了避免引起鋼鐵寒冬、再次遭受過去有過的批評,中央政府將貫徹實施重組」(日資企業相關人士)。
以寶武為核心的重組或將對日本和歐洲企業構成威脅。在中國的鋼鐵企業中,建築鋼材的生産佔大部分,而在汽車用鋼板等高附加值産品領域,多是日本企業領先。但是,獲得日本技術支援而成長起來的寶武則以汽車用鋼材為主力,日本製鐵社長橋本英二表示,「(日本與中國的技術實力差距)正在縮小」。中國正在增強實力,以達到在技術層面能與海外企業競爭的水準。
不過,由於中美貿易戰導致的前景不確定性,中國消費者正在捂緊錢包。2018年的新車銷量時隔28年低於上年。這直接影響到了寶山鋼鐵,使得2018年10~12月的凈利潤同比減少22%。
寶武董事長陳德榮2月曾表示,不進駐海外就沒有未來。該公司在國外幾乎沒有生産基地,一把手此前從未在公開場合顯示出對海外業務的意向。
在中國國內難以推進新增投資,也難以指望需求迅速增長。寶武似乎開始討論以充裕的資金為武器來推進海外併購。日資企業相關人士認為,「如果在今後數年完成重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應該必定會進駐海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松田直樹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